參考消息網4月28日報道 據今日哈薩克斯坦通訊社4月26日報道,哈薩克斯坦外交部發布通告稱,中亞-中國外長第六次會晤26日在阿拉木圖舉行。
據報道,哈薩克斯坦外長努爾特列烏、中國外長王毅、吉爾吉斯斯坦外長庫魯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長穆赫里丁、烏茲別克斯坦外長賽義多夫等出席了會晤。
會晤期間,與會者著重討論了加強對話與合作、深化經貿合作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等議題。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4月27日報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的中國-中亞外長會晤上表示,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加速抬頭,“逆全球化”潮流嚴重沖擊自由貿易體系。
報道稱,他表示,美方一意孤行,向180多個國家隨意加征關稅,侵犯了各國正當權益,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了全球經濟穩定。中方站出來進行必要反制,既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規則秩序和國際公平正義。
他說,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大國,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鄰國共謀發展,同世界共享機遇,同時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
王毅表示,中方愿進口更多中亞優質綠色農產品,遴選落實一批優質合作項目,拓展新興領域合作,培育合作新質生產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打造立體多元的地區互聯互通格局。
會議也發表新聞公報,表示各方支持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全面運營和孫煒東作為秘書長人選,認為秘書處為推動落實六國元首提出的倡議和任務發揮關鍵作用。
又據《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網站4月26日發表的文章,4月26日,阿拉木圖成為一場重要會議——中亞-中國外長會晤的舞臺。中亞地區在全球政治和經濟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強,在此背景下,這次會晤具有特殊意義,顯示了歐亞大陸互動的深化和新影響力輪廓的形成。
文章稱,從加強多邊對話的層面上看,中亞-中國模式是就地區安全、經濟發展和人文合作等關鍵問題定期交換意見的重要平臺。在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中,鄰國之間保持開放和互信的對話對確保地區穩定和可預測性至關重要。
此外,中國是中亞的重要貿易伙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亞地區的投資和基礎設施發展帶來新機遇。外長會晤將提供一個機會,讓各方討論經濟合作項目的進展,確定新的潛在增長點,并就進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加強協調。在全球經濟動蕩的背景下,與中國建立可持續的經濟伙伴關系對中亞國家來說是重要的穩定因素。
與中國開展協調對地區安全也具有重要意義。中亞地區面臨一系列安全挑戰,包括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毒品販運等。外長會晤將提供一個機會,討論應對這些挑戰的聯合措施,并就熱點地區的當前局勢交換意見。
外長會晤是與地區重要合作伙伴鞏固關系的務實之舉。中亞日益重要的作用和中國在該地區的積極政策促進了地區新秩序的形成,讓中亞國家成為更具影響力的行動主體。外長會晤可以成為一個平臺,讓各方討論解決地區問題的對策,探索在國際舞臺上的協同立場。
中亞-中國外長會晤不是一次普通的禮節性活動。它反映了中亞地區在全球進程中日益增強的重要性,以及地區國家與中國深化多領域合作的愿望。這次會晤的成果可能對地區安全、經濟繁榮和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編譯/賀穎駿)
2024年10月26日,第十一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在寧夏銀川開幕,本屆論壇旨在進一步加強中國與中亞國家在經貿、能源、農業、交通物流等領域合作。(馮開華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