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shù)浪潮的推動下,家庭用車的選擇邏輯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轉(zhuǎn)變。尤其是在中大型六座 SUV 細分市場,好產(chǎn)品越來越多。比如市場關(guān)注度較高的比亞迪唐 DM-i、理想 L8、問界 M8、零跑 C16 這四款車型。
零跑 C16
從定價區(qū)間看,四款車的價格段差異顯著。比亞迪唐 DM-i 起售價 17.98 萬元,零跑 C16, 15.58 萬元;理想 L8,32.18 萬元,最新上市的問界 M8 起售價高達 35.98 萬元,六座版還要再加一萬元。但價格分水嶺背后,產(chǎn)品力格局卻呈現(xiàn)跨級博弈。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主品牌的產(chǎn)品在這個細分市場里為什么能夠贏,靠的是兩方面優(yōu)勢。所謂中大型六座 SUV ,是要承載全家人出行的,這四款車都做到了利用智能化新技術(shù),打造出更強的乘坐體驗。進而通過新能源技術(shù),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大六座 SUV 所做不到的經(jīng)濟性。
有了這兩個維度的認知,再來回看上述四款車,能夠更好的理解它們的產(chǎn)品力表現(xiàn),幫您做出選車決策。
理想 L8
這里面最便宜的是有“半價理想”之稱的零跑 C16 ,總結(jié)下來就是“花小錢辦大事”。大家都知道,對于大家庭 SUV,理想的確是所有新能源車企中,較早對這個需求做好產(chǎn)品定義的一家。但 L8 最大問題是,它太貴了,很多預(yù)算有限的普通消費者買不起。
于是零跑 C16 要做的,就是將 LV 濃縮成優(yōu)衣庫,去掉品牌溢價,精準(zhǔn)裁剪配置,留下最重要的。
那么零跑 C16 完成的怎么樣呢?
我認為六座 SUV 的核心價值之一,在于空間表現(xiàn)。四款車中,零跑 C16 的車長比唐大,比起理想 L8 和問界 M8 略小。但在空間的利用率上,經(jīng)過我們的上車體驗,C16 對第三排空間的設(shè)計比較精巧,最大化利用了座艙空間。
一般來說 SUV 的第三排,只能坐小孩,成年人“蜷縮”在里面非常不舒適。比如理想 L8,雖然車長更大,但第三排頭部空間只有 911mm,四款車中尺寸最大的問界 M8 ,第三排頭部空間也只有 840mm。而零跑 C16 第三排有效頭部空間是 980mm,實現(xiàn)了第三排的可用性。
這是什么概念呢,實測 1.75 米身高的男士,坐進去不會覺得逼仄。
出于好奇,我們也了解了一下,為什么在釋放第三排空間這件事上,零跑能夠做到比它強大得多的對手都做不到的事情,答案是靠 CTC 2.0 電池底盤一體化,把電池壓薄到 110mm。
同時零跑 C16 有一項后翻電機的設(shè)計,把電機的布局旋轉(zhuǎn)了 90 度,這樣就能正好在第三排乘客放腿的地方,釋放出一定的底盤空間。最終這款車第三排的坐高達到 350mm,坐深 460mm,成年人能伸開腿,告別“小板凳式”坐姿。可以說,這些都是工程師精細打磨的結(jié)果。
零跑 C16 車內(nèi)空間
家庭大 SUV 購車的另一個核心訴求,是在有限的預(yù)算內(nèi),實現(xiàn)智能體驗的最大化。
座艙里有一個細節(jié),很能體現(xiàn)出零跑產(chǎn)品經(jīng)理的“刀法”,那就是后排娛樂屏。這項配置在四款車中都有,但比起理想 L8 和問界 M8,零跑 C16 是唯一需要用戶手動來打開這塊屏幕的,其它兩款車可以遙控打開。雖然在遙控裝置上省了錢,但核心體驗上,零跑 C16 后排娛樂屏的尺寸是 15.6 英寸,跟理想 L8 幾乎一樣大。
從這個細節(jié)可以看到零跑做減法的方式,性價比不高的功能都去掉,但核心體驗不能省,這樣才能將 15 萬級車型的科技化體驗提升至 30 萬級水準(zhǔn)。
零跑 C16 后排娛樂屏
其它智能化配置上,零跑的思路也大體如此。第一次看到零跑 C16 的配置表,甚至?xí)`以為這是一款與理想 L8 和問界 M8 同價位的車型。激光雷達、高通 8295 芯片等科技化配置,在這款車起售價不到 16 萬元的車上是全系標(biāo)配。
這就減輕了一個擔(dān)憂,叫做被淘汰。硬件冗余留夠了,軟件升級不會成問題。
同時,零跑 C16 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支持高速領(lǐng)航輔助和自動泊車功能。激光雷達能夠給輔助駕駛提供準(zhǔn)確的距離信息,保證了輔助駕駛使用中的安全性。
相比之下,比亞迪唐 DM-i 搭載的是 8155 芯片,且未配備激光雷達;理想 L8 與問界 M8 雖硬件配置更高,但價格卻高出 C16 一倍以上。這種“刀法精準(zhǔn)”的策略,不僅給家庭用戶帶來了“越級配置”,更讓消費者意識到什么叫“把錢花在刀刃上”,讓 C16 成為同級少有的“技術(shù)平權(quán)”樣本。
家庭用車的另一隱性門檻,是長期使用成本。零跑 C16 增程版 WLTC 饋電油耗僅 6.19L/100km,純電版百公里電耗 14.5kWh,每公里成本不足 0.1 元。以日常通勤場景計算,C16 純電版年均電費僅需 1700 元,月均開支不足 150 元,相當(dāng)于同級別燃油車油費的 1/5。這讓能耗數(shù)據(jù)不再是冷冰冰的數(shù)字比拼,而是實打?qū)崬橛脩羰∠碌氖褂贸杀尽?/p>
如今來看,零跑 C16 上市不到一年,銷量突破 5.5 萬臺。在懂車帝平臺收集的多條車主評價中,70% 用戶對空間表示“完全夠用”,80% 認可科技化體驗“超預(yù)期”。
零跑 C16
那回到最初的問題,零跑 C16 的減法做的怎么樣呢?
可以說它的產(chǎn)品策略非常聰明,用理想 L8 一半的價格,提供 80% 的核心體驗。于是精準(zhǔn)的復(fù)用理想的產(chǎn)品邏輯,來狙擊同價格帶的比亞迪唐等產(chǎn)品。
的確啊,理想 L8 代表了對“全能體驗”的一套模板,即便是最新上市的問界 M8,所能做的也是在這套模板上,重新答題,對不同的題目給出自己的答案。
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而言,零跑 C16 的性價比體現(xiàn)出了一種對“價值匹配”的尊重。它舍棄了冗余性能,聚焦于真實場景的需求滿足。這種“減法”,或許正是新能源時代的優(yōu)衣庫,也是家庭用車的進化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