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瀘州市古藺縣椒園鎮椒園村原觀龍小學舊址上,四川曬醬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閻朝澤招呼著工人們趕進度。在小學舊址入口處,一塊寫有“四川曬醬食品有限公司醬醋釀造基地”的牌子已經被豎立起來。
原小學被盤活后招引進醬醋釀造生產企業。
這個投資總額達1.2億元的項目,將分兩期推進:已經啟動建設的一期計劃投資7000萬元,建設生產車間、包裝車間,曬醬場、展示中心,污水處理設施及辦公用房等;二期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擬于明年啟動,整體建成后實現醬油和醋年產能達上萬噸。
對于赤水河上游的椒園鎮而言,這是其境內投資體量最大的單體項目。項目的落地過程堪稱“坎坷”。
赤水河左岸因其獨特的氣候條件,一直都有釀造醬香型白酒和醬油的傳統。
202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閻朝澤萌生了回鄉投資的想法。但選址和建廠卻成了難題,“首先投入過大,其次是靠近赤水河環保要求高。”閻朝澤回憶著告訴記者。
“有一處閑置的地方或許可以改造成為生產車間、包裝車間,展示中心。”帶著閻朝澤和考察團選址時,椒園鎮黨委書記李暢“試探性”地建議道。
2024年秋季,由于村小合并,原觀龍小學學生被集中到鎮中心小學,占地面積近10畝的觀龍小學教學樓、操場等地變成閑置資源。
“以前也嘗試過盤活,但苦于找不到合適的項目。”李暢表達了無奈。
初次走進閑置校園,閻朝澤便堅定了投資的決心。“操場可以做釀曬基地,教學樓可以做包裝中心。”他心里盤算著。
原村委會辦公場地盤活后引進泡菜生產企業。
村小學作為國有資產,即使閑置,盤活起來難度也不小。
對此,閻朝澤專門邀請到專業團隊對原觀龍小學進行了系統評估。“包括改造成本、改造方案等,都做了詳細的評估。”閻朝澤介紹。
今年4月,古藺縣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體育局、行政審批局、國家電網等單位組成專班,以現場辦公形式對原觀龍小學進行現場評估后,同意了閻朝澤及團隊提交的改造方案。
閑置資源盤活后,項目很快簽約落了地。4月18日,四川曬醬食品有限公司醬醋釀造基地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椒園鎮,未來,該項目將在椒園鎮實現從原材料種植到加工生產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條,預計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超3000萬元。
盤活閑置資源,是椒園鎮近兩年的探索路徑。在距離該醬醋釀造基地項目不足5公里的育林村。一個名為瀘名左岸泡菜有限公司的企業已經投產,這個滿產后將實現年產泡椒及辣椒醬的能力高達800噸的項目,年產值將超2000萬元,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超過300萬元。
而企業的生產基地,則是閑置了兩年多的原育林村村委會辦公場地。
“下一步,古藺縣將整合全縣閑置的土地、廠房、設備等資源,統一合理規劃,讓這些‘沉睡’資源重煥生機。”古藺縣相關負責人說,“閑置資源盤活,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投資成本與運營門檻,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另一方面,可圍繞盤活資源構建特色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創造更多就業與經濟效益。”
川觀新聞記者 趙榮昌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