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縮寫ADHD,俗稱多動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孩子在網絡上被稱為“A娃”。家長們表示,“A娃”的普遍問題是上課走神發呆、丟三落四、寫作業錯誤百出……專家介紹,ADH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沖動等行為和情緒異常。
福州市第一總醫院兒童專科院區心理科主任陳敏榕表示,由于大眾對ADHD認知不足,“A娃”經常因為表現特殊而被貼上各種標簽。對于這些孩子來說,早期識別與及時干預在康復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一些錯誤行為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治療。
自四川成都的視頻博主“喬校長”是一位“A娃”家長,他通過視頻分享自己陪伴女兒成長的經歷,以及對ADHD患者教育的思考,幫助更多家長改善認知,從而讓“A娃”們得到進一步理解和被接納。
經過五年堅持不懈的調整和努力,“喬校長”和妻子從開始覺得孩子懶、是態度問題;到理解ADHD是病之后四處尋醫問藥;再到最后與自己和解、放下恐懼和擔心的時候,家里的氛圍發生了轉變,女兒的狀態也有了可喜的改善。
目前社會上對于ADHD患兒的康復與干預方式主要有醫學干預、教育干預和康復訓練等。一些醫院和社會機構都開展相應的干預,通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注意力訓練、生活方式調整、家長培訓等方式改善“A娃”的狀態。專家也給家長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并同時提醒,社會上開辦的商業性機構存在不規范情況,家長需要甄別良莠。
近年來,社會對于ADHD的認知有一定提升。當所謂的“缺陷標簽”被理解被接納,以政策兜底、科技賦能、教育包容、家庭支持、專業護航和社會關愛搭建的階梯,就能幫助“A娃”走上自己的高峰,這也是對“一個都不能少”教育理念的踐行。
統籌:李杰 王健 李佳琳
編導:崔月平
記者:郭圻 梁愛平 楊進
配音:郭清皓
片頭制作: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