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王珩 蔣妍
1955年4月,來自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印尼萬隆召開首屆亞非會議,共同發出了反殖民主義、謀求民族自決與和平共處的時代強音。這場象征著亞非人民大團結的歷史性會議,不僅奠定了亞非國家合作的基礎,更孕育了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核心的“萬隆精神”。
70年來,萬隆精神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實踐中不斷傳承與發展。從不結盟運動,到如今金磚合作機制興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萬隆精神始終是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靈魂。
自成立以來,金磚合作機制就致力于推動全球經濟治理的民主化。新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的設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替代性的融資渠道,是對全球現有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近年來,金磚合作機制不斷擴大,“大金磚合作”成為促進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重要渠道,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貢獻力量。
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萬隆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動體現。共建“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注重實現互利共贏,正是萬隆精神的延續。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項目的建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注入新動力,顯著提升了共建國家的經濟活力,展現南南合作的巨大潛力。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戰日益嚴峻。在這一背景下,萬隆精神為全球南方國家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了寶貴指引。
萬隆會議倡導的平等與互不干涉原則,在當今世界依然具有現實意義。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風險,萬隆精神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團結協作的價值觀基礎,強調通過多邊主義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全球南方國家相互支持,共同抵制強權政治,推動國際規則的公平制定與有效執行,努力構建一個更加公正的國際秩序,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與發言權,切實糾正歷史不公。
當前發展中國家面臨貿易壁壘、技術壟斷和金融霸權等挑戰,萬隆精神為其深化經濟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萬隆精神鼓舞著發展中國家相互合作加強自主發展能力,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此外,全球南方國家在新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彰顯了以“團結、友誼、合作”為核心的萬隆精神在新時代的風采,也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新動能。
70年前,萬隆會議點燃了亞非國家追求獨立與發展的希望火種;70年后,萬隆精神依然是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的燈塔。在復雜多變的國際態勢下,全球南方國家正以更加團結的姿態,攜手應對挑戰、共創未來。面向新征程,萬隆精神將繼續照亮全球南方合作之路,引領世界在和平與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作者王珩為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妍為非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