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鄭國,武姜生了兩個兒子,莊公和共叔段。
莊公出生時,胎位不正、遇到難產、腳先著地。武姜險丟性命。因此,她厭惡大兒子莊公。
生共叔段時,順產,一切順順當當。武姜認為他是福星,便把莊公的那份母愛都給了小兒子。
她時常給鄭武公吹枕頭風,立共叔段為太子。奈何鄭武公不糊涂,同為嫡子立長不立幼。
莊公即位后,莊姜一哭二鬧,找老大多給點家產給小兒子,莊公心疼母親為難,有求必應。
共叔段呢,在老母親莊姜喂養下,欲望膨脹起來,不把大哥放在眼里,不滿足已有封地,暗自掌控鄭國西邊、北邊城池;
生活規格上也超過鄭莊公,大家都叫他京城太叔。
然而,他不滿足于此,想代替哥哥做鄭國老大。帶著二百輛戰車去打鄭莊公。
結果,事敗,客死他國。
2
衛前莊公也有兩個兒子:姬完、姬州吁。
姬完是庶長子,姬州吁也是庶子。
不同的是,姬完是齊莊公正妻莊姜撫養長大。而州吁是寵妾所生。
所以,名義上姬完有繼承權,州吁沒有繼承權。
衛莊公的腦路新奇,他就想給小兒子當靠山,任由他胡作非為。
州吁也不讓衛莊公失望,他好武不好文,每天研究兵法,琢磨怎么打這打那。
莊姜見他任性,就同大臣勸說衛莊公,約束州吁。
奈何熊孩子家長衛莊公護犢子,他對州吁更加不管束,徹底放飛。
姬完即位,就是衛桓公,州吁不同意,鬧騰的不行。
不同于鄭莊公,衛桓公拿出雷霆手段,他把州吁的官捋了,只能當個公子在家混日子。
這就讓州吁心里不爽,就逃出衛國國都。逃亡路上,遇到共叔段。
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一拍即合,謀劃十幾年,弒兄自立,成了僭主。
可惜,衛國人都不喜歡他,他只當了半年君主,就被石碏大義滅親。
3
晉穆侯也有兩個兒子:姬仇、姬成師。同鄭莊公和共叔段一樣,他們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單看名字,大家都會覺得奇怪:“仇”就是仇敵的意思,成師是大名號,這樣叫不是膈應人嗎?
事出有因,姬仇出生時,晉穆侯隨周宣王討伐條戎,慘敗而歸,他以此為恥,為不忘條戎之恥,便立大兒子為太子,取名“仇”。
二兒子出生時,他討伐北戎,大獲全勝,于是叫他“成師”。
老二帶來好運,晉穆侯對成師更為偏愛,給他的待遇遠超過太子姬仇。
晉穆侯死后,其弟殤叔搞兄終弟及,自立為君,姬仇出逃。
后來,姬仇帶人回來襲擊殤叔,自立為君,即晉文侯。
晉文侯死后,他的兒子晉昭侯即位,他將叔父姬成師封于曲沃,姬成師在曲沃沒閑著,大力發展勢力,與晉昭侯及其后后代爭奪晉國國君之位。
這引發了長達數十年的“曲沃代翼”之亂,晉國陷入長期的動蕩。
封號是后人給的,名字可以自己決定,而事物本身有客觀規律,長子與幼子名字相反,這能以后能不給晉國出亂子嗎?
4
同前面幾位不同,楚成王在兩個兒子間搖擺不定。
不同于自己的祖先,楚成王早早就立大兒子熊商臣為太子。
為此,楚令尹子上勸他,大王還年輕,還會有更多兒子,如果有更優秀的兒子,廢黜商臣另立太子,必有禍事。
楚成王不聽勸諫,表示自己喜歡大兒子,不會變心。
平安無事過了十幾年,楚成王越發看熊商臣不滿意。看熊子職越看越有自己年輕的樣子,就動了心思,后悔當初不聽令尹子上的話,想改立熊子職為太子。
熊商臣聽到后,傷心地去找姑姑江羋求證。得到情況屬實,他便帶禁衛軍包圍楚成王,逼迫楚成王退位。
5
晉國那些事兒大家就比較熟悉。
晉獻公有8個兒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能力出眾,不分伯仲。
得到驪姬后,他便遠離這3個兒子。尤其到了晚年,更是愛屋及烏,寵愛和驪姬生的小兒子奚齊。
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當晉君,她先吹耳邊風,把太子申生,以及其他公子安排去守邊防線。
然后設計陷害太子,暗中把申生帶回的胙肉放毒;晉獻公想吃,她就說胙肉自遠方而來,讓狗先試吃。
結果,狗死了;宮中廝役嘗,宮中廝役沒活下來。
晉獻公大怒,驪姬也火上澆油,當初你要廢太子,我還傻傻反對,這就是大錯特錯。
申生得知后,在曲沃自?殺。其他公子也被迫逃亡。
晉獻公死后,奚齊繼位,但不久便被大臣里克所殺,晉國大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