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并答記者問。
就在三天前,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當時,新聞稿中提到:
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臺早見效,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
三天后,新聞發布會召開,趕在了“五一”假期前的最后幾個工作日。在一季度中國經濟超預期的背景下,在中美關稅戰的背景下,我們將如何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這場發布會,給出了答案。
譚主認為,這場發布會清晰地傳遞了幾點信息。
信息一:對于經濟運行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特別是外部沖擊,我們的政策工具箱很豐富,都有充足預案。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中國經濟取得“開門紅”。這個“開門紅”含金量足,而且來之不易。要看到,去年底尤其是今年初以來外部環境如此紛亂復雜,而且去年一季度增速為5.3%的較高基數,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取得5.4%的成績單,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但不少人也提到,美國濫施關稅等外部因素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會逐步顯現,一季度很好,二三四季度怎么辦?
譚主注意到,無論是行研機構還是輿論場,都在關注一個詞——政策。
去年三季度,在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時,黨中央果斷決策,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
一攬子增量政策,不僅對去年完成全年經濟工作目標起到了關鍵作用,也為今年一季度取得“開門紅”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意義,不止于此。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告訴譚主:
一攬子增量政策對我們穩信心、穩預期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它的出臺,讓市場主體認識到,一旦我們面對重大沖擊,面對一些困難,因時因勢調整的宏觀調控可以根據新的形勢來推出新的政策,它釋放了我們發展的堅定決心。這讓市場主體在面對新的沖擊,比如當前美國對我們的打壓時,變得更加從容。
而今天這場發布會,也展示了我們根據新的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的能力。
發布會上,譚主特別注意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的一句話:
這些政策大頭都將在二季度落地。
譚主了解到,“這些”,包括既定政策,也包括根據外部形勢變化而推出的新政策。“這些政策”中的大部分政策,都將在二季度,也就是接下來的兩個月推出。
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涉及到多個部門,發布會上,給出政策明確的時間表,不單單是穩定國內預期,提振市場信心,這一舉動還說明,對于經濟運行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我們都有充足的預案。
這其中,特別要提下應對美濫施關稅帶來的沖擊。
譚主了解到,接下來,不管美方如何出牌、加碼,我們都有充分準備。相關政策都注重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將成熟一項,出臺一項。
信息二:做好自己的事,不只是眼下,也是長遠。各方,都在努力。
發布會上,也介紹了接下來政策會發力的五個方面:
||支持就業
||穩定外貿發展
||促進消費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
在支持就業方面,主要包括鼓勵企業積極穩定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擴大以工代賑等支持、加強就業公共服務等。
在營造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等。
譚主了解到,這里邊的每一個點,都是一項項具體的措施,都將會在接下來逐步推出。
這些政策中,有不少都聚焦解決當下迫切的問題。
關稅背景下,國家將出臺政策,幫助外貿企業拓內銷。對于外貿企業而言,怎么迎擊風浪,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這幾天,行業和企業,已經在積極想辦法、找出路。4月中旬,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等八家協會就表示,協會將組織產銷對接會、培訓會等活動,幫助外貿企業了解國內市場需求和標準,推動產品適銷對路。
與此同時,我們也在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的原則,制定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對于企業而言,幫一把,就能緩過勁,抗住風浪之后,就會變得更強,這,就是中國經濟的韌性。
政策,除了解決眼前的問題,也要考慮長遠的發展。
譚主注意到,這一次,“兩新”政策再度擴圍——將工業軟件等更新升級納入“兩新”政策支持范圍。
要知道,工業軟件,目前仍是為數不多的我國被“卡脖子”的領域。我國工業軟件的基礎比較薄弱,關鍵核心技術的瓶頸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這和我們工業大國的實力并不完全匹配。
譚主之前講過“兩新”政策背后的邏輯: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利用政策支持,引導行業、企業轉型升級。
這一次,將工業軟件納入“兩新”支持范圍,無疑會促成工業軟件行業新一輪的發展,這也會對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化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除了工業軟件,發布會上還提到,政策將會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進人工智能與60個重點行業方向、700個基礎場景深度融合。
前兩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特別提到,要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與之相對的,是這樣一組數據。
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同比增長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的3倍以上,市場規模達到了190億美元,同比增長86.9%。
人工智能領域的高速增長和高速落地應用的“并駕齊驅”,就是新興支柱產業在中國正在加速生長的寫照。
而這,也是中國經濟正在“加快”奔赴的未來。
統籌好短期和長期,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論外部形勢如何變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我們就能創造中國經濟最大的確定性。
原標題:《10點這場發布會,講清怎么做好自己的事》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玉淵譚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