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朋友圈,被一條消息驚得差點把手機摔了:有"專家"預測2026年一線城市房價要漲4-5倍!
我當時就想:這專家是喝了假酒還是吃了炫邁?
作為一個北漂8年的普通人,每次聽到這種"神預測"都忍不住想罵街。房子已經這么貴了,再漲5倍?那我們這些打工人是不是直接去睡橋洞得了?
支持房價還會猛漲的專家們主要拿這幾點說事:
一是城鎮化。說白了就是農村人不斷往城里跑,尤其是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人多了,房子自然就緊俏了。
二是收入增長。大家錢包鼓了,想住大房子的心也就按捺不住了。
三是土地稀缺。特別是在一線城市,能用來蓋樓的地越來越少,地少了房子自然就貴了。
四是全球化。說是外國人也來中國買房了,需求更大了。
聽著挺有道理,但我就想問問:這些因素真能讓房價幾年內翻5倍?你怎么不上天呢?
老實說,我對這種"神預測"持懷疑態度,理由很簡單:
首先,政策不允許。現在"房住不炒"都寫進文件了,房價要是真敢瘋漲,分分鐘出臺新政策給你降溫。前幾年深圳房價漲太快,結果怎么樣?一頓政策組合拳打下來,立馬老實了。
其次,經濟形勢不支持。現在全球經濟都不太景氣,國內也在轉型升級,老百姓口袋里的錢也沒那么寬裕了,哪來的底氣支撐房價翻5倍?
再說人口問題。現在生育率這么低,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以后買房的人只會越來越少,房價哪來的動力暴漲?
最后,老百姓的錢包已經被掏空了。為了買房,多少人已經負債累累,啃老、借錢、各種貸款,杠桿都拉到極限了,還能再加杠桿嗎?
回想一下,這些年"房價要暴漲"的預測喊了多少次?結果呢?那些聽信預測、傾家蕩產買房的人,有多少現在還在還著高額房貸,天天吃土?
面對這種預測,咱老百姓該咋辦?
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面對這些唬人的預測,既不能全信,也不能完全不當回事。
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那些特別嚇人的預測,往往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目的無非是想讓你趕緊上車,好從你口袋里掏錢。
其次,買房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因為怕"錯過末班車"就盲目上車,也不能因為怕"房價會跌"就一直猶豫不決。關鍵是看自己的需求、經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我有個朋友,2017年聽信了"深圳房價要暴漲"的預測,咬牙貸款800萬買了套學區房,結果政策一收緊,房價不漲反跌,現在每個月還貸2萬多,壓力山大,天天后悔不已。
還有,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房地產政策調整太頻繁了,今天限購,明天限貸,后天又放松,搞得人暈頭轉向。所以一定要及時了解最新政策,避免踩坑。
最后,投資要多元化。別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除了房產,還可以考慮基金、股票、保險等其他投資渠道,分散風險。
說點心里話
在這個房價讓人又愛又恨的年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
房子說到底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買房首先要滿足居住需求,其次才考慮增值。
我有個同事,為了在北京買房,省吃儉用十年,好不容易湊夠首付買了套郊區小兩居,結果因為通勤時間太長,每天早出晚歸,身體垮了,最后不得不賣掉房子搬回市區租房住。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至于那些"神預測",聽聽就好,當個笑話,千萬別當真。
記住,市場有漲有跌是常態。與其糾結于短期波動,不如著眼長遠,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房子再貴,也貴不過健康和快樂。如果為了買房讓自己生活質量直線下降,那還不如租房住得舒服點。
最后說一句,那些預測房價暴漲的專家,有本事把自己的房子全抵押出來再買房啊!光動嘴皮子誰不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