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曹女士在學校門口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偶然發(fā)現(xiàn)地上有個東西閃閃發(fā)光。
她走近一瞧,原來是一只黃金手鐲,看著克數(shù)不少,估計得值 2 萬塊錢左右。曹女士就尋思,丟東西的人這時候肯定急壞了。 她在原地等了一會兒,可一直沒見有人來找。
想著孩子還在身邊,而且現(xiàn)場人來人往的,特別嘈雜,也沒辦法長時間等下去,曹女士就決定把手鐲送到附近的警務(wù)室。
到了警務(wù)室,曹女士跟值班民警詳細說了撿到金手鐲的時間和地點這些情況。民警對曹女士拾金不昧的行為特別贊賞,認真登記了相關(guān)信息,還保證會盡快找到失主。
有網(wǎng)友直接表達了對曹女士拾金不昧行為的認可和贊揚。也有承認難以做到拾金不昧:“手機我可能還會上交,但是黃金得做下心理斗爭”, “我不會去偷,也不會去搶,但是讓我撿到去上交,真的有點難 ” 等。
他們坦誠地表示面對貴重物品時,自己在道德和私欲之間會有掙扎,也從側(cè)面襯托出在面對利益誘惑時,曹女士行為有多么難能可貴。
不過也有一些網(wǎng)友是有錯誤觀念的, “我 100% 會藏起來,就算有監(jiān)控,帽子叔叔讓我拿出來我才拿出來,萬一沒監(jiān)控呢”,這一種完全錯誤的價值觀,將個人私利置于道德和法律之上,忽視了拾金不昧是一種基本的道德要求,甚至有違法的潛在風險。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里、學著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曹女士這做法給孩子樹立了特別好的榜樣,在這樣言傳身教下,孩子以后肯定也是個品德高尚的人。
曹女士面對這么值錢的金手鐲,想都沒想就上交了,這種誠信、正直的價值觀,就像一顆種子,會在孩子心里生根發(fā)芽。
以前也有不少類似的暖心事兒。比如說有小學生撿到兩萬多塊錢的金手鐲后,和媽媽馬上交給了執(zhí)勤民警,最后失主送了錦旗表示感謝。
還有兩個小學生撿到價值 1 萬多的金手鐲,在家長陪著的情況下交給了派出所,民警專門到學校給他們辦了頒獎儀式。
這些好人好事都體現(xiàn)了拾金不昧的傳統(tǒng)美德,也能看出家庭和學校教育在培養(yǎng)孩子品德方面效果挺好。 父母通過平常生活里的一件件小事,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這比光講道理有用多了。孩子看到父母面對誘惑能堅守道德底線,別人有困難能主動幫忙,慢慢地,他們也會養(yǎng)成一樣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
希望社會上能多一些像曹女士這樣的榜樣,讓拾金不昧這些好品德在更多孩子心里扎下根,讓社會氛圍更和諧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