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詹詹 郭小興編輯丨百進
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約為1900字)
2025年4月,特朗普在接受《時代》周刊專訪時承認,其競選時宣稱“上任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的承諾實為“玩笑”,只是“夸張表達”。
他說:“顯然,人們知道我說那句話是開玩笑,但我也說過會結束戰爭。”
這一表態再次引發國際輿論嘩然,也讓外界再次重新審視這位美國總統的“語不驚人死不休”。
1
“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是開玩笑
據美媒統計,2024年競選期間,特朗普至少53次承諾“當選后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但始終未公開具體方案。
今年1月20日重返白宮后,特朗普迅速開始斡旋俄烏和談,但不僅在舉世矚目中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大吵了一架,而且至今還沒能促成雙方達成協議。
《時代》周刊記者詢問調解時間為何花了這么久,并問特朗普認為戰爭何時會結束。
特朗普回答道:“我覺得并不算久。我三個月前才開始(協調),而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三年……我剛協調到當前階段,你就問,為什么拖了這么久?”
他還將責任推給拜登政府,聲稱 “這是拜登的戰爭”。他重申:“這是拜登的戰爭,不是我的。我與此無關。我絕不會發動這場戰爭,它本不該發生。普京本不會這么做。”
他的實際做法,就是不斷施壓并威脅澤連斯基讓步,導致烏克蘭強烈反彈。
截至目前,盡管特朗普聲稱談判“接近達成協議”,但俄烏在領土問題上的根本分歧仍然無解,俄烏戰場依舊硝煙彌漫。
2
“加拿大應加入美國成第51個州”是認真的
在接受《時代》周刊專訪時,特朗普給出了上述看似認真的玩笑,又給出了看似玩笑的認真發言。
他又再次強調其多次提出的“將加拿大并入美國成為第51個州”的言論并非玩笑,而是“認真的領土擴張設想”。
他聲稱,美國每年在貿易中“損失2000億美元”,而加拿大“幾乎90%的業務都是與美國進行的”,并指責加拿大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和經濟支持。
他多次強調,“不需要加拿大的木材、能源或汽車”,并認為吞并加拿大是解決貿易失衡的唯一途徑。
他還戲稱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為“州長”。
此前,為吸引加拿大民眾,特朗普拋出了經濟甜頭,稱若并入美國,加拿大人將享受“大幅減稅”和“更好的醫療保險”,并免受“中俄威脅”。這類言論被解讀為試圖分化加拿大民意,但加拿大民調顯示,超90%的民眾反對并入美國。
據媒體報道,在3月28日與加拿大現任總理卡尼的通話中,特朗普曾再次提出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想法,卡尼則表達了自己的不同意見。在通話結束時,卡尼說:“我們同意在這個問題上保留不同意見。”
《時代》雜志記者尖銳地提問說:“你想要被銘記為一位擴張美國領土的總統嗎?”,特朗普則回答道:“不介意”。
此外,特朗普還提及了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等的“戰略價值”,暗示其地緣野心可能并不限于加拿大。
3
關稅大棒來回反復
特朗普的“關稅核彈”同樣讓世界領教了他的“玩笑”代價。
美東時間4月2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執行“對等關稅”政策,將關稅大棒又揮舞到了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頭上。
在中國表達強硬反制的態度并付諸行動后,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又如開玩笑一般,經歷了前倨后恭的反轉。
比如在對華關稅夸張施壓之后,特朗普又單方面宣稱,中國在與美方進行各種秘密談判。
對此,在4月24日、25日連續兩天在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都進行否認,并強調“請美方不要混淆視聽”。
從威脅“讓中國支付關稅”到承認“美國人會痛苦”,從對盟友加稅到暫緩執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如同一場反復橫跳的“玩笑”,既讓市場無所適從,也讓美國信譽持續受損。
【正經點評】
說起來,無論是“24小時結束俄烏沖突”,還是號稱對華關稅秘密談判,都有點像特朗普在忽悠選民。
他最最需要的是什么?
大選期間,他最需要的是再次得到總統寶座;
勝選之后,他最需要的是通過造勢,鞏固總統職位。
正經社分析師認為,特朗普即使是在推動著對美國而言屬于正確的選項,但他的這些“國際玩笑”開得太大了,它不僅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活躍氣氛或自嘲幽默,還消耗了國際社會的信任,更讓全球投資者對地緣風險的不可預測性感到了擔憂。基辛格曾言:“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在特朗普時代,這句話正被不斷驗證。
顯而易見的是,當玩笑從一位手握全球頂尖權力的總統口中說出時,聽眾真的能輕松地將其歸結為玩笑嗎?夸張承諾吸引眼球,卻透支國家長期苦心經營起來的信用;極限施壓看似強勢,卻招致反制與市場波動。當“玩笑”成為解釋,信任的地基便開始松動。
堂堂美國總統,竟然在全世界面前出盡了“洋相”。
資深獨立評論員曹甲清認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特朗普的自以為是、剛愎自用和有恃無恐,導致他在并不充分了解對手的情況下,盲目沖動出招,把一手強大實力、正確選項墊底的好牌,打成了噓聲四起貽笑大方的爛牌(畫外音:他和他的團隊,都應該虛心地好好學習華夏文化,尤其是孫子兵法)。對于投資者而言,政治人物的修辭術或許能制造短線行情,但長期穩定仍需回歸務實外交。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正經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員|曹甲清·責編|唐衛平·編輯|杜海·百進·編務|安安·校對|然然
聲明: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正經社,我們將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轉載正經社任一原創文章,均須獲得授權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權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