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高血壓絕非簡單的血壓數值升高,而是身體內氣血運行失調、臟腑功能紊亂的外在表現。
就像河道淤塞導致水流泛濫,血壓升高本質是體內 “濁邪” 阻滯,氣血無法正常循環。那這些阻礙氣血的 “濁邪” 從何而來?
一方面,長期情緒壓抑、焦慮緊張,導致肝氣郁結,氣血運行不暢;另一方面,過食肥甘厚膩、缺乏運動,使得痰濕內生,堵塞經絡。久而久之,血管壓力增大,血壓自然居高不下。
今天為大家介紹三味堪稱 “天然降壓藥” 的中藥材,它們搭配起來,能從根源調理血壓,讓身體重歸平衡:
天麻
天麻被稱為 “定風草”,是平肝息風的良藥。高血壓患者常因肝陽上亢,導致頭暈目眩、頭痛頭脹,天麻就像一把精準的 “降壓鑰匙”,能迅速平息上沖的肝氣。
它不僅能緩解高血壓引發的眩暈癥狀,還能調節血管張力,讓過度收縮的血管恢復彈性。
葛根
葛根堪稱血管的 “清道夫”。它入脾胃經,既能升發脾胃清陽之氣,又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腦血管,改善血液循環。
現代研究發現,葛根中的葛根素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對高血壓患者常見的頸項強痛、耳鳴眼花等癥狀有顯著改善作用。
山楂
山楂不僅是消食的佳品,更是化濁降脂的高手。高血壓患者往往伴有血脂異常,山楂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清除血管壁上的脂質斑塊,讓血液流動更加順暢。同時,它還能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胸悶胸痛。
這三味藥搭配,組成了調理高血壓的基礎方。臨床中,我會根據患者具體癥狀靈活加減:伴有失眠多夢的,加夜交藤、酸棗仁寧心安神;痰濕重、舌苔厚膩的,配伍茯苓、澤瀉健脾祛濕;情緒急躁、口苦咽干的,加入夏枯草、菊花清肝瀉火。
真實案例分享
去年接診了一位 58 歲的高血壓患者陳先生,患高血壓 5 年,血壓長期在 160/100mmHg 左右波動,每天服用兩種降壓藥效果仍不理想。
他經常感到頭暈頭痛、頸項僵硬,尤其在情緒激動時癥狀加重,還伴有失眠多夢、口苦口臭,舌質暗紅,舌苔黃膩,脈弦滑。
經辨證,判斷他屬于肝陽上亢、痰瘀互結型高血壓。
以天麻、葛根、山楂為基礎方,配伍夏枯草、鉤藤平肝清熱;茯苓、澤瀉化痰祛濕;丹參、川芎活血化瘀;再加入夜交藤、合歡皮安神助眠。同時叮囑他清淡飲食,保持心情舒暢。
經過三個月調理,陳先生驚喜地反饋,頭暈頭痛癥狀基本消失,睡眠質量明顯改善。
復測血壓穩定在 135/85mmHg 左右,降壓藥也逐漸減量。后續繼續鞏固治療兩個月,血壓持續平穩,復查各項指標均趨于正常。
高血壓不可怕,關鍵在于找準根源,對癥調理。這三味藥看似普通,卻蘊含著中醫 “調和氣血、平衡陰陽” 的智慧。
但需提醒大家,中醫講究辨證論治,用藥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才能收獲理想效果。
#高血壓##降血壓##血壓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