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夜!中國游客在悉尼QVB遭遇暴力襲擊,血染街頭...
原本計劃的兩個月暢游澳洲,卻在第一天就被無情打碎。
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真實發生在悉尼市中心的悲劇。
維多利亞女王大廈突發襲擊,中國游客父親重傷倒地
4月19日晚,一位中國游客在小紅書發帖,講述了自己和父親在悉尼維多利亞女王大廈(QVB)親歷的惡性襲擊。
當天晚上大約9點45分,父子倆剛抵達悉尼,興致勃勃地在QVB三樓閑逛,準備拍些照片記錄旅行第一天的美好時光。
沒想到,樓下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的吵鬧聲,一名穿著淺色衛衣的白人男子情緒激動,邊喊邊朝他們方向沖來。
來不及反應,男子一腳猛踹游客父親的臉部,導致老人當場倒地,滿臉是血,兩顆牙齒脫落,痛苦地失去了意識。
目睹父親重傷,游客驚慌大喊求救,所幸附近一位熱心市民協助報警。
警察很快趕到,拍照取證并調取了商場監控。然而,讓人寒心的是,救護車遲遲未到,最后還是警察開車將傷者送往St Vincent’s醫院。
醫療系統“掉鏈子”,受害者無助等待治療
然而,噩夢還未結束。
到了醫院,本以為能立刻接受治療,現實卻令人絕望。
護士只讓傷者坐著等待,沒有及時止血處理,甚至推脫說“傷口結痂了”,讓他們自生自滅。
直到凌晨12點半,父親才進行CT檢查,初步診斷為雙側下頜骨骨折。
漫長等待后,凌晨四點才被安排住院,而病房中竟有三張床位空著。
次日確認需要手術,但鑒于對當地醫療的不信任以及家屬的擔憂,他們最終決定購買緊急機票,于4月21日飛回中國接受進一步治療。
這場滿懷期待的旅行,就這樣草草收場,留下一段痛苦記憶。
華人社群震動:“天黑別去City!”
事件曝光后,小紅書、微信群等華人社群炸開了鍋。
不少在澳洲生活多年的華人現身說法,提醒:
“悉尼市中心晚上太危險了,尤其是Townhall、Central一帶,天黑后最好別逗留。”
“City已經不是幾年前那個安全地方了,晚上九點以后就盡量避開吧?!?/p>
還有網友指出,可以考慮通過民事訴訟追責,針對襲擊者提出“種族歧視”“普通襲擊”“嚴重身體傷害”等指控,爭取應有的賠償。
更有不少人提到,QVB作為案發地,也可能存在安全管理疏漏,有責任保障游客安全,可以咨詢律師,探討是否可以將商場列為共同被告。
安全警鐘,再次敲響
疫情之后,澳洲大城市的治安問題日益凸顯。
精神疾病患者、吸毒者、無差別暴力襲擊……這些已不再只是新聞,而是真實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風險。
這起悲劇,是一聲警鐘。
無論是在澳洲旅游、留學還是長期生活的人,都必須提高安全意識。
尤其是在夜晚、在偏僻或人流稀少的區域,要時刻保持警惕,遠離可疑人員,必要時立即報警求助。
在燈火輝煌的悉尼CBD,在最繁華的QVB,暴力可以在一瞬間降臨,粉碎一場原本美好的旅行。
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無數海外華人需要面對的現實。
希望受傷的父親早日康復,也希望所有在異鄉打拼、旅行、求學的朋友們,都能記住一句話:
無論在哪里,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墨爾本又亂了!女權與LGBT爆發沖突,警方動用胡椒噴霧
上周末,素有“抗議之都”之稱的墨爾本,再次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不過,這一次的抗議并非單方面的呼聲,而是兩大陣營直接“同場對峙”,最后甚至演變成了混戰!
誰和誰打起來了?
沖突發生在市中心Spring Street的維州議會大廈外,
一邊是代表女權立場的組織Women's Voices Australia,
另一邊則是支持LGBTIQA+群體權益的示威者。
原本,女權團體計劃舉行一場抗議,反對維州政府提出的新法案改革——這項改革旨在將LGBTIQA+群體納入反歧視法律的保護范圍。
而得知這一動向后,跨性別權益支持者也迅速發起了反向集會。
當天超過400人聚集在議會大廈周邊,氣氛劍拔弩張。
盡管警方一開始就設立了人墻,試圖隔開對立雙方,但隨著情緒升溫,沖突還是爆發了。
局勢失控,警方介入
據目擊者描述,雙方爆發了激烈的肢體沖突,有人推搡、揮拳,局面一度混亂不堪。
為了迅速控制局勢,警方被迫動用了胡椒噴霧,試圖驅散人群并恢復秩序。
最終,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在混亂中被警方逮捕。
更令人擔憂的是,過程中有人向警員投擲雜物,導致四名警員受傷,所幸傷勢無生命危險。
警方事后表示,雖然大部分抗議者都是和平示威,但極少數人的激進行為令人遺憾,也嚴重干擾了公共安全。
背后的矛盾:不僅僅是抗議
這場看似偶發的沖突,其實折射出當下澳洲社會對于性別認同、法律保護邊界等議題的深層分歧。
一方面,女權團體擔憂,在某些立法改革中,女性專屬空間(如避難所、運動賽事)可能因此受到沖擊。
另一方面,LGBTIQA+群體則呼吁社會給予跨性別者等更多法律保護,防止歧視和排斥。
兩種觀點在當下的社會討論中頻頻交鋒,而在墨爾本這樣多元又開放的城市,這種矛盾尤為激烈和公開。
抗議頻繁,社會該如何包容不同聲音?
墨爾本近年來頻頻因各種抗議活動登上新聞頭條,從環保、房價,到疫苗和性別議題,這座城市似乎正在成為多元社會矛盾碰撞的縮影。
但無論立場如何,和平表達訴求,理性溝通,才是維護多元社會活力的基礎。
當對立走向極端,失去對話的空間時,最終受傷的,只能是整個社區。
此外昨天清晨,墨爾本CBD再度傳來驚人消息——
在短短數小時內,Elizabeth Street附近接連發生兩起惡性暴力事件,兩名傷者緊急送醫,現場血跡斑斑,令人震驚。
凌晨突發:21歲男子遭少女持刀襲擊
第一起襲擊發生在清晨5點30分左右,地點靠近繁忙的Flinders Street Station。
一名年僅21歲的男子,與一群聚集在Hearns Hobbies店外的青少年發生爭執,不料其中一名少女突然動手,用刀刺傷了他。
根據目擊者描述,這名少女身邊大約有10到15名同伴,似乎是結伴而行。
警方迅速趕到現場,封鎖了案發地段的人行道進行取證,街頭可見觸目驚心的血跡,氣氛一度緊張。
目前,受害男子已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警方也正在全力追查涉案青少年的行蹤。
正當警方忙于調查時,第二起襲擊事件又接踵而至。
早上7點30分左右,在距離第一案發地僅數米之遙的Elizabeth Street與Flinders Lane交界處,一名女子同樣遭遇了暴力襲擊。
據悉,事發時女子只是向路人詢問打火機,沒想到卻被突然圍攻——數名不明身份人士對她拳腳相加,將其擊倒在地。
事后,受害女子被發現倒臥在Rozzi’s Pizza餐廳外,滿身是血,傷勢嚴重,隨后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警方隨即封鎖了Flinders Lane部分路段,并在上午9點左右解除了管制。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不僅如此,今天早上墨爾本市區還發生了另一宗嚴重事故。
La Trobe Street上,一輛汽車失控沖進電車站,導致兩名二十多歲的男子受重傷,目前已被送往醫院搶救。
這一連串事件讓本就繁忙的墨爾本市中心籠罩上一層緊張氛圍。
警方呼吁,目擊者或知情民眾盡快提供線索,協助調查,以盡早緝拿肇事者歸案。
連續的暴力案件和交通事故,讓今天的墨爾本市中心充滿了不安與警惕。
無論是深夜出行,還是清晨通勤,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目前警方正在加緊調查,市民也被提醒,近期經過Elizabeth Street、Flinders Street、La Trobe Street一帶時要保持警惕,盡量避免獨自行動,遇事第一時間報警求助。
城市很美,但安全第一。
愿每個人在這座繁忙都市中,都能平安歸來。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