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以“低空經濟重新定義城市交通”為主題的第二屆全球低空經濟論壇春季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發布《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報告》,從空域管理、低空經濟與通用航空、空中和地面飛行保障設施、無人機、eVTOL、應用場景等六大方面,對低空經濟快速發展中的現狀進行分析研判。
羅軍表示,1000米以下空域有望在未來兩年逐步下放到地級城市。隨著低空飛行的常態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低空需求集中到各個城市之中,管理權限下放到地方政府管理將成為可能。這有利于企業和個人進行低空經濟活動的快速申請、快速審批。
報告建議,在空域劃分方面進一步細化《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中的E類空域,明確劃分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的專用空域。
關于低空經濟與通用航空,報告認為,低空經濟對一二三產業的帶動作用明顯,具有輻射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等特點。當前,我國正迎來低空經濟黃金十年,在推動城市空中交通變革的同時,城市中長途物流運輸等領域的通用航空需求也將逐漸增長。羅軍表示,預計到2035年將會迎來通用航空高速發展期。
在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方面,羅軍認為,當前各地規劃建設的空中交通指揮平臺和若干地面飛行服務平臺投資巨大,但統一的行業標準尚不明確,將難以滿足未來高頻率、常態化的飛行保障需求,各城市間空中交通指揮平臺也難以有效互聯互通。報告建議,加快全國低空交通一張網的標準制定,推動全國低空交通一張網建設。
關于無人機的定位和發展,羅軍表示,未來無人機將與AI結合得更加緊密,成為能夠飛起來的機器人。在2030年,我國無人機產業將率先實現萬億規模。當前,無人機正在由消費級向大中型、功能型方向轉變,多個細分賽道都有千億級別市場潛能。
對于eVTOL產業的商業前景,報告認為,文旅只是eVTOL的過渡場景,到2030年左右,城市空中的士場景將成為最大的需求市場。
“eVTOL是低空經濟的產物,主要解決兩三百公里半徑內,點對點、端對端的飛行需求。并將率先在經濟發達地區應用于城市空中的士和快遞等業務。”羅軍表示,“在達到一定基礎設施條件的情況下,低空物流快遞應該先行,并在廣泛實踐的基礎上逐步推進載人飛行。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