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嘉定區為民辦實事項目社會全過程評議暨建議提案區領導重點督辦件走訪活動舉行。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陸祖芳帶隊赴新改造完成的清河農貿市集開展實地調研,聽取群眾意見,督導項目成效。區商務委、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區政協委員、社區居民代表共同參與調研評議活動。
調研過程中,陸祖芳一行詳細察看了市場智慧化管理系統、食品安全檢測室、平價菜專柜等重點改造區域,并與商戶、消費者交流,聽取他們對市場改造后的使用感受。“現在環境清爽多了,買菜還能看到檢測結果,我們更放心!”正在購物的李阿姨點贊道。
清河農貿市集此前因設施陳舊、環境雜亂等問題受到周邊居民關注。本次改造聚焦“標準化、智慧化、便民化”,對市場排水、通風、照明等硬件全面升級,增設食品安全檢測室及智能電子秤等設施,并引入品牌商戶和平價菜專區,實現“顏值”與“功能”雙提升。
“改造后的市集引入‘媽媽廚房’等特色服務,提供代加工、熟食制作等便民項目,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上海博慶經貿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崢表示,菜場整體人流量從改造前的日均1500-2000人次躍升至3500人次,日均營業額由12萬元提升至15萬元。
“我建議菜價公示需要建立動態監管機制。目前雖然大屏幕菜價信息實時更新,但部分攤位的價簽被商品遮擋,建議所有價簽應標注更新日期,并設置統一懸掛位置避免遮擋。”評議代表姜濤還建議市場完善急救設施,配備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在急救箱張貼緊急聯系電話。
在隨后召開的評議座談會上,社區居民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菜場日常管理、便民服務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作出回應。
“公辦菜場應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率先推進標準化、智慧化建設,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均質化、高質量的菜場服務。”評議代表翟偉華建議,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媒體宣傳、社區活動等多種形式,讓老百姓真正了解智慧菜場的優勢所在。
據悉,近年來,區商務委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區內標準化菜市場升級改造,著力促進標準化菜市場業態更豐富、設施更齊全、管理更智能,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55家標準化菜市場,其中2022年以來已完成11家菜市場的升級改造。
作為2025年嘉定區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和區政府領導重點督辦的建議提案之一,清河農貿集市等4家菜市場的改造升級工作將在今年被重點推進,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全區菜市場整體服務水平提升。
撰稿:李品
攝像:趙晨
編輯:楊玉潔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