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中央主流媒體《法治日報》頭版刊登
新聞通訊《民生答卷寫滿“穩穩的幸福”
肇慶高要區“三項機制”探索糾紛調處新路徑》。
文章報道了肇慶市高要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通過運用
“督辦落實、研判預警、協調調度”三項機制,
成功化解涉及近千名產業工人
勞資糾紛的典型案例,
展現了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
“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
△2025年4月11日《法治日報》頭版刊登。
以下為原文摘要:
2024年12月,高要區街道網格員在日常走訪巡查時,發現某公司狀況堪憂。受關聯公司債務“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這家公司資金鏈斷裂,企業隨時有關停倒閉風險。公司900多名在職員工滿心焦慮與不安,一場可能引發的危機悄然逼近。
預警信息迅速通過高要區綜治中心,一路上報到區委、區政府。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迅速依托區綜治中心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統籌協調,全面部署風險防范化解工作,要求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高要區綜治中心督辦落實相關工作。
高要區委政法委通過區綜治中心統籌協調,區法院、區人社局等多個部門迅速響應,多次開展專題研究。各成員單位深入分析研判局勢,專題調度處置工作,明確各自職責分工。一場化解勞資糾紛的“戰役”正式打響。
△高要區綜治中心召開風險研判分析會議。
高要區綜治中心迅速組建一支“特別行動隊”——駐廠專班,專班成員涵蓋區委政法委、區法院、區公安分局等多個職能部門骨干力量,以及街道辦干部、30名區金龍應急大隊隊員,開啟24小時輪流駐守模式,扎根公司,全身心投入研判工作,全力守護工人合法權益。
駐廠專班主動走近工人,以朋友般的熱情與他們拉家常,耐心傾聽訴求,站在企業和工人雙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秉持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風和擔當作為的態度,駐廠專班贏得企業和工人的充分信任。區綜治中心全面掌握公司的組織結構、運營狀況、債權債務以及資產明細等關鍵信息,為后續研判預警提供了翔實可靠、極具價值的第一手資料。
△高要區綜治中心實體運作,“一站式”化解群眾矛盾糾紛。
面對復雜棘手的糾紛矛盾,高要區綜治中心高效調度各部門聯合作戰,一邊幫助企業解決難題,一邊保障工人穩定就業。
對于工人來說,拿到工資是頭等大事。高要區人社局積極作為,協助工人啟動勞動仲裁程序,開啟集體爭議案件“綠色通道”機制,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900多名工人勞動仲裁案件的受理工作。在高要區綜治中心的協調下,區人社局督促企業設立三方共管工資專戶,累計發放10月至12月的工資,讓工人們實實在在拿到應得的報酬。同時,協助員工代表向區法院提出訴前保全申請。區法院根據工人申請,迅速對公司的資產設備進行訴前保全,為保障工人權益筑牢堅實防線。
為徹底解決工人就業的后顧之憂,區委政法委積極協調區人社局,于2025年1月在區體育中心舉辦首場“春暖行動”暨鑄造、汽配行業專場招聘會。相關行業企業與該壓鑄公司原工人面對面交流、溝通洽談。最終,成功簽訂368份就業意向書,給工人們吃下“定心丸”。
△高要區綜治中心協調有關部門召開專場招聘會,成功將行業和人才留在當地。
此次勞資糾紛調處化解中,
高要區通過實體化運行區綜治中心,
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不僅守護了工人的“錢袋子”,
成功化解涉及千人的糾紛矛盾,
還通過長遠規劃,
成功將行業和人才留在本地,
為經濟發展積蓄了強大力量。
來源:《法治日報》、肇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