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恐襲事件的影響,印巴局勢驟然緊張,印巴兩國已經發生多次沖突,事態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升級。比如就在26日深夜,印巴兩軍就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一處哨所附近發生交火,雙方甚至動用了輕重機槍,交戰一直持續到27日凌晨2點左右才結束,雙方暫無人員傷亡。
目前,印度已經以恐襲事件為由,對巴基斯坦展開了一系列的針對性措施,其中,最“重量級”的措施,就是印度暫停了雙方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簽署的《印度河用水條約》。很顯然,印度這是打算“以水為兵”,利用自己占據印度河上游地區的優勢,以此來對巴方施壓。
提到印度暫停《印度河用水條約》,不少朋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印度可能會故意在印度河上游蓄水,以此來限制巴方的用水,不過,這一方式其實并不現實。首先來說,印度在印度河上游地區確實建立有一些大壩,但是這些大壩并不具有蓄水能力。一方面來說,是按照《印度河用水條約》,雙方都不得在爭議地區修建具有蓄水能力的大壩。
另一方面來說,克什米爾地區本身就屬于是海拔較高的高原山地地帶,修建蓄水大壩的難度極高,以印度的工業和基建能力,估計得修個十年八年。因此,印度的這些大壩,其實都是徑流式水電項目,本身的主要作用就不是蓄水,而是利用水流進行發電。
其次,雖然巴國本身并不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是馬上進入五月份,受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影響,南亞即將迎來高溫多雨的雨季,印度河的流量目前也比較豐沛,以印度建立的大壩的蓄水能力,如果強行長時間蓄水,只怕是大壩不久后就得被沖垮了。
那么,看到這里,很多朋友或許會發問了,那么既然如此,印度究竟該怎么樣“以水為兵”呢?其實,印度的計劃并不是對巴國“斷水”制造干旱(印度也沒這個能力),而是要搞“泄洪”人為故意制造洪水。而接下來,印度人還真的就這樣做了!
26日,印度已經在未發出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突然給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烏里大壩放水,此舉導致印度河水系的支流杰赫勒姆河水位突然上漲,引發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洪水災害。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當局已經發出聲明:“由于印度向杰赫勒姆河釋放了超過往常的水量,目前已出現中度洪水。”據稱,當局目前正在要求民眾盡快撤離,盡可能地遠離杰赫勒姆河。
如今印度悍然故意制造洪水災害,這有可能說明,印度準備繼續在相關問題上對巴基斯坦施壓,事情有可能會有一發不可收拾的風險!而整體實力更弱的巴基斯坦,無疑是處于劣勢的一方,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也在外交方面展開了行動。
27日,中方王外長應約與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通話。從“應約”一詞來看,此次電話是巴方主動打來的。王外長在與巴方的電話中,也表達了中方的態度,中方支持巴方的反恐行動,中方支持巴基斯坦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同時,王方還指出,沖突不符合印巴雙方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區和平穩定。因此,中方希望雙方保持克制,共同推動事態降溫。
外界有分析人士指出,巴方與中方進行通話一事,至少說明了以下幾點。首先,是巴方并不愿意看到局勢進一步升級,而是希望能夠與包括中方在內的國際社會進行溝通,管控形勢,以和平和談判的方式化解矛盾,解決分歧。而中方也同樣認為印巴雙方不應該走向沖突,而是應該保持克制,不要再做出可能會升級局勢的舉動。但是與此同時,中方也支持巴方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目前來看,印度如果繼續人為、故意地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制造洪水,那此舉有可能會引發十分嚴重的后果,可能會給巴國帶來不小的損失。屆時,巴方為了維護主權和尊嚴,很有可能會不得不奮起進行大規模反擊。印巴雙方有爆發大規模沖突的風險,屆時,整個南亞乃至印度洋區域的局勢都有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中方作為世界大國,同時也是全球主要大國之中為數不多的能夠同時與印巴兩國保持溝通的國家,此時站出來公開表示呼吁雙方保持克制,對事態進行降溫,其實已經展現了中方令人敬佩的大國擔當,最后還是希望有關各方能夠“聽勸”,不要讓事情往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繼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