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向陽·花》的鏡頭下,幾乎所有人都被趙麗穎自毀式演技所震撼,而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個女idol,王菊。
7年前,她喊出那句“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卻遺憾出局。再見到她,她永遠是個小人物……
臉不精致腰不細,從闖入娛樂圈開始,王菊的角色總與一部分“沒那么重要”的女性有關:女犯人、小反派、職場菜鳥、北漂中介……她們或許有故事,但沒多少人聽,仿佛有些角色的存在,只是為了圓滿主角的弧光。
但你又深知不是這么回事,因為在趙麗穎、宋佳、鐘楚曦、章宇、趙又廷等等一眾演員之間,觀眾出乎意料地記住了她,不夠美麗,如此鮮明。
從idol轉型演技派,戲一部一部地拍,爭議始終還在。
與王菊類似,許多年輕女網紅、女歌手甚至女性喜劇人在決定轉型時,都難逃公眾對其長相的銳評。她們并非世俗意義下的大美女,也很難用標準成功學來定義,好在也終于上了桌,在觥籌交錯中飲下一杯杯敬給小人物的酒。
■小人物專業戶
7年過去,女團的定義沒有改寫,但王菊早已轉身。許多人評價:沖著趙麗穎去看的《向陽·花》,沒想到被王菊戳了心。
電影《向陽·花》海報
那是一個在監獄內外展開的故事,王菊飾演的“詐騙犯”胡萍市儈、潑辣、講義氣,與她本人的“虎勁兒”融為一體。
一個偽裝的白富美,說著帶泥土味的方言,頤指氣使嚇唬每個人。耍狠的胡萍外表混不吝,內里卻藏著治愈人心的情感。假裝彪悍的背后,是早就沒了爸爸、與爺爺奶奶艱難度日的女孩,故作灑脫不過是一種保護色。
電影《向陽·花》
《好東西》里,她飾演的編輯小鹿一腔熱忱,在主編鐵梅為女性發聲而招致惡評、連帶影響了她時,她眼里的光芒一點點暗淡下去卻又比以往任何一次更熊熊燃起,最終發出一個人也要做下去的聲音。
她總能演活為生存掙扎的小人物。出演這些與個人特質高度契合的角色,仿佛是王菊的舒適區,但能走到今天,卻遠遠不是一件這么容易的事。
電影《好東西》劇照
在甜品店打過工、在英文機構做過助教、教過跳舞、當過服務員、畢業后成為小學老師、互聯網獵頭、公司培訓講師……王菊最初的職業生涯里,唯一和娛樂圈稍微沾點邊的,只有模特經紀人。
某天,一條演出通告被發到了公司的大群里,一些模特、經紀人、工作人員點開后加入討論,一些人匆匆一瞥后拋之腦后。
王菊曾在esee英模公司任模特經紀人
有個女生看到了這條消息,像往常般輕擊后卻愣在原地。網綜、唱歌、跳舞,這幾個詞就像一句簡單卻強力的咒語,攪動了她心底的湖泊。
湖泊從未平靜。
她自幼學習舞蹈,15歲時因事故使用激素致身材走樣,此后,舞蹈中斷,藝考演戲相關院校落榜,輾轉求職,薪資一次比一次低,接二連三的打擊宛如石塊砸入水面,令她疲于奔命。可當石塊沉入水底,被打磨成基石墊高夢想,在無人知曉的角落,她為了一個機會等待了25年,她想要借舞臺靠近自己的演員夢。
上學時王菊曾參加學校歌手大賽
當她在群里說出一句:“我也去面試一下。”其他人只當玩笑,閑聊附和:“你‘面’啊,你去啊,你可以啊。”那一天,她的心里有一場海嘯,但她靜靜地坐著,沒有人知道。
第二天,她在報名的單子上一筆一筆認真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旁邊的經紀人看到了,瞪大了雙眼。
“你真的要填啊?”
“對啊。”
不可置信的經紀人,轉向發通告的工作人員詢問。
“你真的讓她去面試啊?”
“對啊,讓她去好了。”
他們都當她是圖個新鮮,畢竟一起出去游玩的合照里,她總是臉最大、腿最粗的那一個,現在卻要去選秀。算了,她想去就去唄,還能怎么呢?如常的調侃中,朝夕相處的人們站在了岔路口。
這個在報名表上寫下名字的女孩,就是王菊。
王菊(右)和同公司一起參賽的模特熱伊娜(左)
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
王菊,補位登上了《創造101》的舞臺。皮膚黝黑、身材豐腴、太有野心,種種元素都與女團格格不入,甚至是云泥之別,網友嘲笑她為“大媽”,讓黑壯土的她“趕緊回家賣豬肉”。等到連線打call時,只有她的媽媽選擇了語音的方式,原因是:“別人對你的議論,媽媽沒你那么堅強。”
逆風翻盤,來得極快。
一句“是誰的小眼睛,還沒有看老師”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一句“你們手里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令許多人熱血沸騰。眼含熱淚的觀眾們將已經被淘汰的她硬生生地撈回又高高捧起,排名一度到了第二名。
可好不容易站在了流量的頂尖,她卻在成團夜跌出了出道位。最終,101個女孩子中有11位成團,以火箭少女101為團名出道。不符合女團標準的王菊,或許故事從一開始就已經寫好。這就是公眾對格外努力的小人物的熱情,來得很猛烈,散得更隨意,而規則?抱歉,要改的從來只有你。
喧囂熱烈的夏天過后,冬天反而來了。
微博私信數以萬計,王菊不敢點開,怕擔不起期待。她化著張揚的濃妝,扮演著“金句女王”的角色,卻經歷著官司糾紛,被原來的公司大罵“白眼狼”,索賠2700多萬,最終交了一筆錢買回了自由,這件事幾乎沒人報道。她也沒了工作,走紅毯時無人在意,在節目上按要求減了肥,卻被觀眾大罵向審美妥協。
兜兜轉轉中,人們盼她做自己不低頭,卻又明里暗里要她變成白幼瘦。
王菊參加《哎呀好身材》
光鮮背后,這就是王菊成為idol后的生活。一開始她登上舞臺,就想借聚光燈感受演員夢,沒想到卻被名為美麗的枷鎖禁錮。這不是她要的。王菊眼含淚水,繼續向前奔跑。這一次,她和舞臺中央的自己站在了分叉口。
2年后的冬天,電影《被光抓走的人》成了王菊的熒幕首秀,她客串一個泡吧女孩,被白客飾演的小混混拿煙頭燙手臂,戲份不多但引起了黃渤的注意,“沒想到她第一次演能這么放松、生活化。”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
導演陳正道看到了她在《創造101》上的大膽發言,感受到女性力量的他邀請王菊在《愛很美味》里出演主角夏夢,一個不夠瘦、不夠白、不夠漂亮的普通女孩。
觀眾卻沒有因此而批評她,這對于王菊而言成了一種動力。
《愛很美味》
《一路朝陽》里,皮膚暗沉、成天梳個光禿禿的馬尾、一紅一黑兩件老氣羽絨服換著穿的田蓉,乍一看沒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可是她卻用這張平凡的臉,演出了普通女孩的糾葛與蛻變。
雖然曾是idol,王菊飾演的普通人卻真的很普通。不是科班出身,她就反復打磨演技一遍遍練,哪個鏡頭沒拍好,她就主動要求再來一條,不愿敷衍。拍《繁花》時在一群俊男美女中,飾演小反派“梅萍”的她太過投入,以至于殺青后的一個月,她每天晚上做夢還是在拍《繁花》,夢里,戲走了一遍又一遍。
電視劇《繁花》
在《向陽·花》的片場,經常能聽見激烈的川渝方言對罵的聲音,大家早已見怪不怪:指定又是王菊拉著重慶籍工作人員在練“口語”。為了貼近胡萍的狠與粗糲,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素顏出鏡,甚至增重了15斤,體型充滿敦實感。
電影里怒砸無良老板的一幕,實拍時酒瓶意外碎裂,四下迸濺的碎片劃傷了額頭,真實的血液殷紅、淋漓,可她臉上猙獰的怒火竟比鮮血更震撼人心!直到導演喊“卡”,她才后知后覺,癱坐在地。這場戲最終被保留,成了全片最震撼的畫面之一。
電影《向陽·花》
不靠身材不靠臉,idol王菊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走向演員。曾經的她只想站在聚光燈下,卻被盛大的光亮刺得迷失了方向。后來她發現,聚光燈外,還有更適合她的舞臺,那里和她熟知的生活有關。
和她一樣認識到這一點的,還有另一個同樣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外貌成見的女孩。
■曾經的辣眼睛女孩,現在讓眼淚停不下來
25歲的夏天,王菊在舞臺中央被卡下了出道位。同樣處于25歲關卡的李嘉琦,被卡在了喜劇丑角的網紅定位上。
或許,她的另一個名字更讓人熟悉:辣目洋子。
出生于內蒙古的一個普通家庭,女孩從小就有一個演員夢。小小的她曾仰著臉對媽媽說,長大想做一名演員,盡管在媽媽看來,這件事的概率無異于火星撞地球。
扁平臉、腫腫眼、圓潤身材,都和電視上老天賞飯吃的面孔差距太遠,單看臉就寫著一定被娛樂圈拒之門外的心照不宣,對于太過離譜的事人們往往連反駁都沒興趣。
從小到大,沒人認同李嘉琦的夢想,除了她自己。
從學前班開始,她就是班上最有趣的孩子。早早意識到自己相貌的普通,在還未受到猛烈打擊前,敏感的小女孩就先一步學會了自嘲和幽默化解。這是天賦,也是束縛。
她自黑也自信,“漂亮的女演員隨便一抓一大把,但想找個丑得有特點、有自信、會搞笑的女人,就我一個。絕版了。”
她不甘也不信,“絕不向他們覺得美的概念低頭。”
李嘉琦的高中日記
畢業那年,現實向她亮了劍。投出87份簡歷全都石沉大海,演藝公司拒絕她的理由樸實得讓人沒脾氣:“長相缺乏記憶點。”
畢業即失業,黑暗中她在小小的出租屋上傳了自己的第一條短視頻。她在自己的小名“洋子”前加上了辣目兩個字,源于慣常的自我保護——在被眾人大罵“辣眼睛”之前,她先自黑。
好在沒幾個人罵她,壞在沒幾個人看她。
李嘉琦并不氣餒。她反復研究經典電影出圈片段,訓練表情和肢體語言,對著鏡子一點點調整微表情的效果。在無人問津的角落,她早已習慣了堅持自我。
一天,她照常上傳了一個模仿B-box的視頻,命運的轉折突如其來,她一天內漲粉20萬,后來連何炅都進行了轉發。熱議涌入的那個晚上,母親撥來一通電話,憂心忡忡:“你舅媽說,網上都在罵咱家閨女丑!”
她打開微博,在惡評的海里眼淚朦朧,良久,回復:“感謝關注,明天上新《辣目版小時代》。”
隨著《硫酸花園》《辣目格格》《依萍的前半生》《辣眼版·延禧攻略》……一系列“惡搞經典電視劇”題材的短視頻出了圈,她一戰成名。視頻被“正牌魏瓔珞”吳謹言轉發當天,她把自己關在10平米的出租屋里,把整理的478條網友惡評逐字抄寫。
《辣眼版·延禧攻略》
“他們說連床單比我有演技?那我就讓床單成為我的戰袍。”女孩咬緊牙關。若人們看臉就認定她只會惡搞,她愿意賭上一切,為一群和她一樣不那么漂亮的女孩證明:外表之外,我們不缺實力。
搞笑女辣目洋子擦干眼淚,要做配得上一切光芒的李嘉琦。
2020年,李嘉琦決定參加《演員請就位2》。
素顏演繹《小偷家族》中的酗酒母親,她皮膚蠟黃,一臉滄桑,不停擺弄的手微微顫抖,令底層女性的絕望與悲愴痛入骨髓,只一個眼神就讓觀眾掉下淚來,連毒舌導演爾冬升都當場預言:“你未來能拿影后!”
后來,她宣布恢復本名李嘉琦,這個曾被群嘲“不配演戲”的網紅,用演技劈開了娛樂圈的偏見。
《玉樓春》片場,她跪在青石板上練琵琶,指尖的血水滲透絲弦;《蘭心大劇院》她得以與鞏俐對戲。在演出妓女摔煙灰缸的戲份時,她主動要求重拍七次直至虎口震裂,連導演婁燁都感嘆:“那條血痕比任何表演都真實。”……
步履不停中,她遇到了正劇《六姊妹》。
五個姐姐分別由演員梅婷、高露、穎兒、吳倩、曹斐然飾演,最平凡又特招人厭的老六的人選卻遲遲定不下來,有人向制片人楊曉培推薦了李嘉琦,名字放在一連串的名單里。她長得喜人,表演卻很有反差感,很有張力,或許老六在她手里能有不一樣的東西。楊曉培眼前一亮:就是她了。
憋著一口氣的李嘉琦,為自己正了名。老六恃寵而驕,想要霸占娘家老房子,就敢趕走大姐一家;從母親手里騙房子,她眼珠一轉打起了親情牌,可等真要她盡孝道,她又耍無賴要姐妹輪流照顧;為了得到母親的醬菜秘方,她甚至找小混混上門恐嚇……
她的“窒息式演技”被《新京報》評為“年度突破表演”,她本人也因為角色被不少人遷怒,有網友在她的評論區激動地留言:“看到你就氣得渾身發抖,恨不得鉆進電視暴打一頓!”
不過,這恰好也證明了她的演技。在當下異常紅火的娛樂圈轉型路上,她甚至走在了前頭,而有一些人就可能沒那么順利。
■“黎吧啦”的叛逆,馬吟吟的轉型
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說起“馬吟吟”這個名字你可能沒有印象,可如果說到《左耳》和那個紅極一時的角色“黎吧啦”,你可能會恍然大悟:“哦,這個我知道,就是那個馬……馬……嗯?馬思純?”
馬吟吟日常照
不怪觀眾的不了解。畢竟在2015年,還是新人的馬思純憑借出演電影版《左耳》中黎吧啦一角而聲名大噪,直接被提名為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同年,被饒雪漫欽點演出電視劇和舞臺劇《左耳》中黎吧啦一角的馬吟吟,卻即將面臨長達8年的雪藏,無人問津。
對彼時的她而言,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轉型機會,她以為牢牢抓住了,未來就會風光無限。
此前,比起演技,馬吟吟更出名的身份是歌手。還在985院校攻讀通信專業時,她就發了首張個人音樂專輯,畢業后她又辭掉白領工作,跑到錄音室當學徒,月薪直接從5位數掉到1000塊。為了系統地學習音樂,她又跑到悉尼重讀了音樂本科。
期間,她抽空參加了一檔全國性歌唱比賽《星聲報道》。不同于李嘉琦的初次嘗試、王菊的被迫淘汰,25歲的馬吟吟一路順利,拿到了全國季軍。她沒有貪戀聚光燈,轉頭又回到悉尼繼續求學。
在悉尼求學的馬吟吟
2015年,學成歸來的馬吟吟登上了《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一首《海上花》哼唱出紅酒般的微醺,引發了導師間的爭搶,連周杰倫都忍不住點評道:“你讓我們掉進復古的年代。”最終她加入庾澄慶戰隊,一路晉級全國11強,留下“爵士才女”的名號。
倔強清冷的氣質也讓饒雪漫一見鐘情,選中她飾演《左耳》電視劇兼舞臺劇中“黎吧啦”一角。那一年,在電影里同樣出演黎吧啦的,還有馬思純。
為了獲得這個一眼心動的角色,馬思純千求萬求,給饒雪漫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剖析自己苦追3年的戀情,甚至不惜7天狂瘦15斤,拼盡全力終于爭取到了制片方認可。而馬吟吟,只是站在了那里。
馬吟吟在電視劇《左耳》中飾演“黎吧啦”
憑借“黎吧啦”,馬思純瞬間走紅,大小獎項不斷,此后更將自己活成了一部現實版“青春疼痛文學”:在《左耳》片場,她認識了滿身江湖氣的窮小子歐豪,墜入愛河、高調官宣,一年后分手、抑郁、失眠,體重暴增,飽受爭議,期間事業起起伏伏,一度沉寂,好不容易有點起色,又愛上了私生活爭議很大的盤尼西林樂隊主唱張哲軒,全網勸分仍不撞南墻頭不回。
“黎吧啦”馬思純火了,“黎吧啦”馬吟吟卻因電視劇《左耳》被壓而耽誤了,等八年后再播出時熱度早涼,水波不起。眼看一個美好的開始沉寂為一個無果的故事,好在結局未定。
八年,馬思純遇到了《七月與安生》《橙紅年代》《你是我的城池營壘》《第一爐香》,成了“金馬影后”,活在愛與糾葛。
八年,馬吟吟一邊唱著歌,一邊輾轉在各個劇組跑龍套。音樂上,她的單曲《溯》引發轟動,總播放量超過230億。演戲上,《無名之輩》《月光變奏曲》《獵罪圖鑒》《妻子的選擇》雖沒有大火,戲份或多或少,演技漸漸成熟。
《月光變奏曲》
起初,坊間對她外貌的爭議,無外乎她那帶著頓感的方圓臉總在呆滯和高級之間游離,美的時候瀟灑大氣,丑的時候又土又普。
而這幾年,人們更多討論起了她的演技。
《獵罪圖鑒》
在男性視角的群像片《三大隊》里,她飾演劇中唯一的女警察林穎。
不是男性高光的炮灰,不是為劇情降智的花瓶,在追捕罪犯反被劫持的緊要關頭,她臨危不亂、逆轉險境,令大氣都不敢喘的觀眾終于放下心來,認可了這名女警。
《三大隊》
等到了《黃雀》中的阿蘭,她又活出了另一種風情。時而單純天真,時而嫵媚性感,時而莽撞冒進,時而冷血扭曲,阿蘭迷戀危險,欲壑難填,直至丟掉性命。
這些年,說她沒有野心是假的,只是當小角色一個個沉淀,她也漸漸找到了成就感:“觸碰到每一個角色的內心,然后把他們的生命呈現出來。”她的野心,無關走紅:“希望自己不要變成大明星,能在資本的洪流中守住初心。”
小角色的獨特氣質,或許與馬吟吟平靜秩序下的冒險叛逆不謀而合。即便多部作品傍身后,她仍在等待幕布揭開。
■選擇的權利
轉型并不是不受待見的“小藝人”的專屬,細數娛樂圈的大小明星,大多進行過跨界轉型的嘗試,或主動提升價值,或被動無奈之舉,效果因人而異,評價也兩極分化。
賈玲
主演《向陽·花》的趙麗穎,同時也是這部電影的出品人,這意味著她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盡管市場反響仍有待檢驗;從綜藝搞笑女到票房女導演,賈玲成功上桌,讓女性敘述在電影世界里擲地有聲,卻也難逃對其體重的調侃;從淘寶模特躋身一線演員,白鹿資源不斷,也面臨著“角色同質化”的爭議……
趙麗穎
轉型成功與否,并非唯一的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通過努力她們擁有了更多的底氣。
而一開始不被看好的王菊、李嘉琦、馬吟吟,同樣在這條路上步履不停,漸漸手握住了選擇的權利。
王菊
回看25歲時的一次采訪中,姜思達問王菊:“如果有一天你的一個選擇,讓你的死忠粉無法接受,你會考慮聽他們的,還是仍然選擇自己喜歡的?”
“聽我的。”幾乎是不假思索,王菊脫口而出。
鏡頭一轉,只見背影。
監制 / 費加羅夫人
編輯/咔咔
微博 / @費加羅夫人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
戳戳“閱讀原文”來微博找夫人玩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