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還釋放貿易緩和信號的特朗普,一夜之間態度又變了。
"除非中國拿出實質好處,否則關稅一分不降"——這番強硬表態震驚各方。所謂“實質好處”,如:將“中國市場對美開放”!
短短24小時內,中美貿易關系再次陷入迷霧。特朗普究竟在想什么?為何如此頻繁轉變態度?
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將面臨6萬億美元國債到期壓力,這一數字創歷史新高。
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這是特朗普政府近期頻繁釋放對華和談信號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國內經濟壓力,特朗普需要尋找快速解決方案。
美國消費者協會最新調查指出,自貿易戰開始以來,普通美國家庭每年額外支出增加2300美元。
這些隱形成本主要來自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從電子產品到服裝鞋帽。
白宮經濟顧問團隊上周三向特朗普提交了一份長達87頁的報告,詳細分析了關稅政策對美國各州經濟的影響。
報告結論顯示,中西部農業州受到的負面沖擊最為嚴重,這恰好是特朗普的重要選民基礎所在。
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讀完報告后陷入沉思,隨后要求團隊提出多種應對方案。
中美關系專家指出,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將對華關稅從145%降至50%-65%的方案,表面看是讓步,實質上仍遠高于正常貿易水平。
中國商務部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曾明確表示,沒有與美方進行任何形式的關稅談判。
發言人強調:"中方立場始終如一,美方單方面加征的關稅應當全部取消,解鈴還須系鈴人。"
股市對特朗普的反復無常反應劇烈。
道瓊斯指數在4月25日特朗普發表新聲明后下跌超過300點,標普500指數跌幅達1.2%。
投資者普遍認為政策不確定性是當前市場波動的主要因素。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團隊內部分歧明顯。
據白宮知情人士透露,鷹派代表主張保持高關稅以"制衡中國",而以財政部長為首的務實派則擔憂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特朗普本人則在兩派之間搖擺不定,這也解釋了他頻繁改變立場的原因。
中期選舉臨近,民調顯示經濟問題是選民最關注的議題。
特朗普團隊試圖通過改善經濟數據提升支持率,但同時又不愿放棄"對華強硬"的政治形象。這種兩難處境導致其政策搖擺不定。
國際貿易專家分析,特朗普在4月25日空軍一號上的表態,既是對中方否認談判存在的回應,也是對國內選民的政治表態。
他表示要求中國提供"實質好處",實際上是為未來可能的降低關稅政策預留退路。
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執行董事杰克遜表示:"我們已經向政府提交了詳細數據,證明關稅政策正在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希望白宮能聽取商界的呼聲。"
亞洲市場對特朗普新表態反應強烈。
東京股市日經指數下跌2.1%,香港恒生指數跌幅達1.8%。分析師認為,全球投資者對中美貿易關系持續惡化的擔憂加劇。
特朗普在聲明中提到已與中方通電話,但聲稱要到"合適時候"才會公布細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次日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否認此說法,強調:"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問題,但目前并沒有進行特朗普總統所稱的通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報告警告,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可能導致全球GDP減少0.5個百分點。報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過多邊機制解決貿易爭端。
隨著6月份國債到期日臨近,特朗普政府面臨巨大時間的壓力。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方需要在對華強硬立場和緩解國內經濟壓力之間找到平衡點。目前看來,這種平衡仍然難以實現。
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頻繁釋放信號來測試中方底線,而中方則堅持原則立場,拒絕在關稅問題上讓步。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看出,短期內達成實質性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信息來源:
1. 《華盛頓郵報》2025年4月25日特朗普空軍一號聲明專題報道
2. 中國商務部2025年4月26日例行新聞發布會文字記錄
3. 美國財政部2025年第一季度國債到期報告(No.2025-Q1-TR-06)
4. 彭博社2025年4月24日《美國關稅政策與市場影響分析》
5.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025年4月對華貿易政策聲明
6. 《金融時報》2025年4月22日中美貿易關系專題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