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發展林下經濟時,我和大多數村民一樣,心中充滿了擔心。如今看來,林下經濟真的能讓集體經濟活起來、村民富起來。”墨脫縣背崩鄉波東村鄉村振興專干格桑曲珍說。
近年來,我區從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實際出發,大力發展天麻、靈芝、藏雞等林下特色種植養殖產業,推動生態旅游與林下經濟深度融合,深層次挖掘林下經濟發展潛力。通過林下種植、林間旅游、特色養殖等多元化模式,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產業富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墨脫縣位于藏東南,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溫暖、雨量充沛。墨脫縣背崩鄉波東村立足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發展林下資源種植新路徑。經過近3年的摸索與實踐,初步形成了靈芝種植和金線蘭種植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全村共種植靈芝24畝,累計銷售靈芝2500余斤,實現銷售額約60萬元。
“2024年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了35萬元,其中30萬元是通過發展林下經濟獲得的。”格桑曲珍說。
工布江達縣是林芝市的松茸主產區,每年松茸季,都會有不少游客前來求購。2009年,工布江達縣朱拉鄉扎熱村的云登加措聯合另外4名股東共同創辦工布江達縣朱拉松茸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當地群眾手中收購松茸,然后進行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帶動周邊群眾一起增收。
“合作社對我們幫助非常大。”白瑪康珠是巴河鎮村民,大學畢業后選擇回鄉工作,目前負責合作社的行政工作。她告訴記者:“去年我們家松茸采摘獲利3萬多元,加上蟲草采摘,收入能達到七八萬元。”
松茸、靈芝、藏天麻……這些林下物產的開發利用,拓寬了當地群眾的收入渠道,許多家庭通過季節性采集,每年可增加數萬元收入。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我區建立電商服務中心,幫助農牧民將松茸、靈芝等特色產品通過直播帶貨、互聯網營銷等方式銷往全國。
針對延伸產業鏈問題,我區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推廣菌種培育、仿野生種植等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通過建立深加工廠,開發出天麻粉、靈芝孢子粉等系列產品,實現產品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打造“林芝松茸”“波密天麻”等地理標志品牌,顯著提升產品溢價能力……我區林下產業正逐漸向精深加工、品牌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我區還因地制宜發展林間旅游、林下特色養殖業,通過資金扶持、科技賦能、產業融合等綜合措施,大力推動林下經濟發展。
在拉薩“最美鄉村”達東村、墨脫生態旅游區、林芝魯朗國際旅游小鎮、波密崗云杉林等地,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總有不少游客前來過林卡,體驗林下采摘,在小溪邊載歌載舞。許多景區還將靈芝、藏天麻、松茸等特色林產品融入餐飲體驗。
生態旅游與林下經濟深度融合,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激活鄉村經濟,實現游客追求自然體驗與當地居民增收致富的“雙向奔赴”。
“這里氣候好,風景美,還有松茸、羊肚菌等山珍美味,希望更多的游客來波密游玩。”啊牛和她的丈夫李文彪在波密易貢經營著一家家庭旅館,據他們介紹,剛開始決定經營家庭旅館的時候,修建成本遠超預期,好在銀行及時提供了貸款,旅館得以順利開張。2024年,家庭旅館利潤有35萬元左右。
林芝市還在工布江達縣建設了鹿業養殖基地,通過“流轉+崗位+收購”聯結模式,把鹿業發展與群眾增收致富有機結合起來,讓更多群眾有了致富“鹿”。
林下種植、林間旅游、林中養殖……我區的林下經濟實踐與發展,讓群眾端上“生態碗”,吃上“綠色飯”。未來,我區將繼續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林下經濟向精深加工、生態旅游、康養休閑等高端業態延伸,讓“綠色紅利”惠及更多農牧民。 (史金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