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產小陽春確實是來了,房屋價格走勢來看:一二線城市已經初露U型長期走勢端倪,三線城市L型長期走勢也很明顯。
住建部要求「堅決穩住樓市,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哪些內容值得關注?
央行的數據,再次驗證房地產的交易的提升。
今年一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萬億,增加約2200億元,與去年一季度相比同比多增超過2000億元。
央行是否降息,依存于美聯儲降息,美聯儲的降息,又面臨股市和債市的糾纏。美國“股債匯”三殺的底層邏輯是,國際資本流入放緩。如果沒有妥善解決國際資本流入美國的信心問題,鮑威爾迫于特朗普壓力,一旦開啟美聯儲降息,美國資本市場崩盤之勢要比2008年要嚴重。
至少在6月,甚至9月份,美國資本市場風險緩釋之前,美聯儲是不會降息的,除非鮑威爾迫于輿論壓力主動辭職。
美國資本市場已演化出復雜的風險對沖架構:美股多頭通過做多國債期貨對沖組合波動,追求風險調整后收益;美債持有者則通過賣空國債期貨鎖定票息收益,規避價格波動。
兩類投資者在國債期貨市場形成互為對手盤的交易結構,使股債市場從傳統"蹺蹺板"關系轉變為同向波動體系。
央行降息、降準邏輯
2025年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并不是特別高,或者即使是降低了,降低的幅度也會不高,20bp左右,聊勝于無。
降準降息的邏輯很明確,考慮到外匯市場穩匯率壓力,以及中美利差背景下形成的傳導機制,當前央行的降息應該是跟美國降息高度同步的操作。如果美國不降息,央行單方面降息降準,那么央行補貼外匯的壓力會攀升。
央行匯率調控機制
2020年以來,中國和美國的貨幣政策是反方向的,一個是持續降息,一個是不斷加息(降息預期在降低),看似是各玩各的,但其實是通過另外一種機制渠道在實現共振。
中國央行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基調,看似是風輕云淡,實則是在不斷平衡獨特的“不可能三角”,騰挪壓力一直是很大。
貨幣當局所面臨的是一個三元取舍,1、一年存單利率;2、外匯掉期代價;3、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期匯率(ps:冒著貿易沖突的風險)
2020-2024年間,資金沒有大幅的流金流出,都是都是按照人民幣兌美元掉期在回流的,所以沒有體現在A股的外資QDFII的流入。
一部分人拿的是一年存單利率,一部分人拿的是一年存單利率+外匯掉期收益。
美元兌人民幣的1年掉期大概在-2208pips,年化大概是3%的收益,再加上一年存單利率的1.85%,合計是4.85%,只不過這個組合是美元計價的。
央行利率傳導機制
7天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為名義上的政策利率,在實踐當中,一年存單利率才是實際意義上的實際“政策利率”。
市場機構無法無限制地從央行獲取OMO,存單利率是諸多金融機構充分交易的結果,反饋銀行間體系中長期資金的供需。
央行大量投放OMO的效果不明顯,央行降準或者投放MLF的效果就很明顯。
央行的微調工具——限制大行融出量或者融出規模。一方面大量投放mlf,一方面限制大行的融出量,并且提高大行的融出價格。這樣一年存單利率可以基本保持不變。1、大批量的投放可以依靠:降準、MLF投放、買入國債、買斷式回購;2、大批量的回籠可以依靠:MLF到期、國債到期、買斷式回購到期;3、小批量的收緊可以依靠:減少大行融出,提高大行融出價格;4、小批量的放松可以依靠:增加大行融出,降低大行融出價格;
這是當前央行調整信貸市場的一個重要體系。
對于一年存單利率:
一、5bp為一個基本檔位;二、趨勢性靠檔,如果一年存單利率向下突破1.95%,預期它會來到1.90%,反之,如果一年存單利率向上突破1.95%,預期它會來到2.00%;三、直到存單利率停在一個整數關口或者在某個基本檔位中窄幅震蕩;
右側操作,適應性跟蹤,以不變應萬變,不瞎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