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堅稱“美債市場仍是全球最安全資產”,我認為他對美債還是過于樂觀了,因為美國現在手里其實能打的牌并不多,一旦中日兩國再度拋售美債,后果對美國而言將不堪設想。
有資料顯示,美國財政部特別賬戶(TGA)余額已降至400億美元危險線,而X日期(債務違約截止日)正以日均1.2億美元的速度逼近。歷史經驗表明,每次債務上限危機都會引發市場至少5%的劇烈波動。此次不同之處在于,美聯儲縮表進程與財政部發債需求形成致命交匯,美債實際收益率已出現世紀性倒掛。
貝森特的“安全宣言”與美債市場的殘酷現實,揭示了美國霸權體系的根本矛盾:當美元從全球公共品淪為地緣武器時,其信用根基必然崩塌。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出的"3-3-3計劃"(GDP增速3%、赤字率3%、日增原油300萬桶)在經濟學界引發廣泛質疑。該計劃試圖通過能源革命與財政緊縮的雙重手段實現經濟軟著陸,卻忽視了美國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當前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突破36.1萬億美元,僅2024財年利息支出就達8400億美元,超過國防部全年預算(8150億美元)。
當前,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談判中持續"懦夫博弈",共和黨要求削減10萬億美元支出,民主黨堅持提高富人群稅收,導致特別措施延期至6月27日。這種政治僵局使市場擔憂重現2011年標普降級危機,甚至可能觸發"技術性違約"。
美國彼得森基金會測算,若美債海外持有比例從30%降至20%,美國需將利率提高1.5個百分點,年利息支出將突破1.2萬億美元。這可能觸發:
1、債務螺旋:融資成本上升→赤字擴大→信用評級下調→資本外逃的惡性循環。
2、美國社會動蕩:抵押貸款利率突破7%,汽車貸款違約率創2010年新高,底層民眾生活成本危機引發全國性抗議。
3、貨幣體系革命:數字貨幣與大宗商品錨定機制崛起,SWIFT系統壟斷地位被區域性結算網絡瓦解。
值得一說的是,若中日拋售5000億美債,10年期收益率可能飆升至6%,美股或下跌20%,新興市場貨幣貶值15%。且會加快資本逃離美國。
美聯儲正站在歷史十字路口:若啟動QE4救市可能加劇通脹至8%,維持高利率則加速經濟衰退。這種兩難困境印證了橋水基金達利歐的警告。"我們正在見證美元霸權的黃昏"。
如何理解美債或將出現的技術性違約呢?簡單來說,美國財政部有個“特別賬戶”(類似支付寶余額),用來還債。如果這個賬戶沒錢了,就得靠“發新債借新錢”來還舊債。但國會要是不提高債務上限(相當于不讓美國繼續借錢),財政部可能連“發新債”都沒法操作,導致賬上沒錢還債。即使最后國會妥協了,但中間可能因為流程拖延,導致還款遲到。這就是技術性違約。
這里給大家看一個例子,想象一個大家庭,三兄弟輪流管家(總統、參議院、眾議院)。家里有張信用卡(美債額度)和一臺印鈔機(美聯儲)。當家的老大想多花錢搞建設,但老二老三覺得他亂花錢,就卡著不提高信用卡額度。這時候,雖然家里賬戶有錢(美國財政有收入),但信用卡額度用完了,導致暫時還不上到期的賬單。
在美國國際信用下滑、美元霸權岌岌可危的態勢下,中國主導的人民幣國際化,則取得了更進一步的成績。
從中國銀行放出來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境內和馬來西亞跨境人民幣業務收付金額為1020億元,同比增長27%;與柬埔寨跨境人民幣業務收付金額為50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貨物貿易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為13億元,同比增長23%。
還有一個信息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巴基斯坦在要求將中巴貨幣互換額度從300億人民幣提升至400億。
通過提升人民幣額度,巴基斯坦實質是向新德里展示“中國背書”的金融后盾。即使爆發全面沖突,巴方也能通過人民幣結算維持軍需供應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