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老頭老太,在車站相遇。
男人說:看你穿成這樣,是有人去世了嗎?
女人:對,是我上司,你也參加葬禮了?
男人點點頭:我的同期。
兩人都有點悶悶不樂,氣氛一時有點沉重。
男人63歲,女人59歲,死亡似乎已經不遙遠,但誰也不想刻意提及…
倆人拐進一間小酒屋。
以為要開始聊什么生死感悟,畫風突然一轉:
男人說:我和死者雖是同年畢業進的單位,但其實沒什么交集,今天參加葬禮,他老婆突然跟我說,謝謝你照顧他。原來,他一直跟他老婆說,每年和我出去旅行兩次。
無語,原來是人家出軌,利用他當擋箭牌!
女人也開始吐槽:葬禮上我才知道,我那個上司,原來一直在背后造我跟他的黃謠,很多人以為我有今天的成績,是靠他上位的!
真是的,都掛到墻上了,還要氣人!
女人說:我當時真想殺了他,啊但他已經翹辮子了…
看到以上這段情節,我就知道,熟悉的味道都回來了!
這是時隔十一年,日劇《倒數第二次戀愛》再出續作,目前豆瓣評分9.1(前兩部分別是9.0和9.3分)。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好像是收到了一封老朋友的春日來信。
當你覺得這個世界糟糕透了,看到它,似乎又可以支棱起來再活一陣子。
我平等地羨慕每一個還沒看過前兩季的朋友,你們還有那么多的美好沒有經歷:
走過古都鐮倉安靜的小路,欣賞路邊盛放的繡球花;
在庭院里隨手撿起一只小貓咪;
海邊可以遠眺富士山,可以撿櫻蛤;
站在鐵路口,等待綠色電車緩緩使過;
再遇到吵吵嚷嚷的一家人,吃上一頓美味豐盛的早餐…
猛一看,《倒數第二次戀愛》像是一部文旅宣傳片。
鐮倉,這個距離東京不遠的城市,因為《灌籃高手》和《海街日記》而舉世聞名,現在已經被中國游客擠爆了。
《灌籃高手》中的鐮倉海邊
在這部劇里,鐮倉氣質也特別搶眼。
在2012年播出的第一季中,女主角吉野千明,45歲遭遇失戀,覺得自己將要孤獨終老,從東京跑到鐮倉,花光半生積蓄,買下一座舊宅,認識了鄰居家四兄妹…
這個開局,就已經預示了鐮倉的與眾不同。
遠離大城市的內卷和喧囂,在這兒,時間仿佛理所當然地放慢了腳步,怎么浪費都不為過。
但它又絕不是什么治愈系故事…
正如文章開頭男女主的那段對話,才是這部劇的正常展開方式。
它充滿了生活的荒誕尷尬,悶騷又搞笑,時不時地,劇情走向就開始撒野…
比如,領居家大哥長倉和平,也就是男主,這個五旬男人去相親,對方竟然是母女倆,想要競爭上崗。
比如,這家的大妹是全職主婦,和老公鬧別扭,一氣之下搞起了網戀,面基的時候,對方來了一對父子…
這家的弟弟是個海王,到處給女人“送溫暖”,還自稱是“志愿者”,只是他從不避諱這事,主打一個“你情我愿”。
這家的小妹,為了測試自己的受歡迎程度,居然在網上發自拍約人,然后躲到暗處觀察會有多少人來,都是什么樣的人…
千明也玩很大,這邊拿小鮮肉弟弟當炮友,那邊又和哥哥和平親到了一起…
轉頭又被小妹表白,她還感慨:比被男人告白還高興啊…
還有一集,千明和和平這對中年曖昧男女,臨時起意要去開房,結果開車逛遍了整個鐮倉,酒店全滿了…
最后倆人堵在路上,無可奈何,竟聊起了大尺度話題…
好吧,熱門旅游城市實錘了…
這就是這部劇的特質,瑣碎日常之下,奇奇怪怪的人做了一些脫序離譜的事,意外地讓人覺得有趣。
光是看這對年齡加起來有100歲的中年男女吵架,都讓人心曠神怡…
也許,那時候網上還沒那么多道德警察,那些年的影視作品葷素不忌,不用管什么政治正不正確,才讓每個角色都活色生香、肆無忌憚,有勁又帶感。
而那些年,網上還沒什么人講女性主義,也不流行什么大女主劇,但這部劇里的主角千明,不就是國產劇想拍卻拍不出的大女主嘛。
她是電視臺制片人,工作上獨當一面,收入不錯,喜歡買買買,單身,有兩個閨蜜常常約出來喝酒。
這似乎很像我們常見的大女主人設,但不同的是,人設是沒有人味兒的,而我們的千明,太真實了。
有網友說:當年看劇的時候才二十幾歲,不懂千明的心境,十年后看,很多東西都直接說到心坎上。
千明的真實在于,她總是內心復雜,時常糾結。
面對年輕男人的邀約,她既害怕不認真的感情,又暗暗高興,一邊享受不負責任的瀟灑,又懷疑這是虛榮作祟,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感情上,她不愿意將就,卻又害怕寂寞孤獨,常常在保守和率性之間反復橫跳。
她作著孤獨終老的打算,卻從不放棄尋找一個靈魂伴侶的希望。
她率性而為,也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她很有自信,卻又常說自己差勁,怎么到中年了,還是無法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
這不就是很多獨立單身女性的真實狀態嗎?
有意思的是,這部劇中有各式各樣的女性,編劇對她們都抱有尊重和善意,更沒有把單身職業女性和全職主婦對立。
鄰居家的大妹,早早就做了全職主婦,沒有獨立能力,和老公關系不和,卻不離婚。她覺得,千明肯定看不起自己。
千明卻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我就是挺喜歡你的,雖然我們截然不同,很多問題上都無法互相理解,但如果我們就是普普通通的小女孩,一定是能玩到一起的那種。
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千百年來都是女人身上特別被放大的標簽,似乎天然將女性分了類,彼此對立…
但這些不是女性的全部,撕下標簽,看到女性主體的本質,她是真誠還是矯飾,是大度還是算計,這些顯然更加重要。
鄰居家小妹,原本是個有心理創傷的御宅族,千明發掘了她的才能,幫助她成了編劇,但當有更大的機會降臨時,小妹卻拒絕了。
妹妹說:從旁人看來,拒絕這么好的工作機會,是一件多遭天譴的事,可我一直以來都像海底的貝殼一般,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里,對于現在的我來說,這已經足夠幸福。可能我是個沒有進取心的人…
千明也很理解:我一直都是卯足了全力向前跑的人,但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步調前進就好,而且世界是沒有大小之分的。
一講到獨立女性,很多人就認為,那應該是食物鏈頂端的女人,各種強悍。
但千明這樣的女人告訴我們,我們不害怕示弱,我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不去指責不求上進,這樣或許才能獲得女性想要的自由。
千明曾說:如果未來愛上一個人,不要想著那是人生最后一次戀愛,那應該是倒數第二次的戀愛,那樣你才能擁有有情調的人生。
這是片名的由來,詮釋出千明與眾不同的戀愛觀。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不能因為年紀上來了,在遇到一個人時候,抱有“錯過了就可能再也不會戀愛”的想法。
一旦這樣想,你就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這個人,選擇他不是因為彼此適合,而是因為害怕失去,你的動作就會變形,你無法從容,也無法全情投入。
千明和和平這對百歲CP,就是這樣從容不迫地相伴,也因為這樣,特別美好。
千明性格率真,不是傳統觀念里的賢惠女人,而和平,是當地觀光推進科的工作人員,溫柔保守,總被說優柔寡斷,不夠爺們…
但正如那句“有趣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恰恰是這樣的人,為我們示范了怎樣才算是認真地生活。
這大概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相處方式。
他們總會耐心地觀察對方。
他總能精準地猜到,她的公交卡放在哪個口袋。
她總能第一時間從他歪著的腦袋,覺察到他有了煩惱。
他們每天都會喝上兩杯,分享各自生活中遇到的事,糟心的、擔心的、好笑的,剖析復雜的心境,坦白內心的幽暗,和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小糾結…
或許是年齡的增長讓人變得寬容,這里不必講正確,只需要真誠,就能得到彼此的寬慰。
他們共同面對老年的到來:
老花了,看不清菜單了;
每次體檢都像大考,膽戰心驚,如臨大敵;
還有不可避免地,看到同齡人一個個離去…
但因為有對方在,似乎也沒那么害怕。
千明曾經不愿意面對年齡數字,甚至不愿意過生日,和平給她的蛋糕插滿了蠟燭。
他說:生日是一定要慶祝的。一來是慶祝你的出生,二來是慶祝你還好好活著。所以不要說什么討厭生日,相反,越上年紀越要慶祝,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請挺起胸膛來,蠟燭的數目就是你努力的證據。
他們彼此不用偽裝,可以不用擔心示弱,放心哭泣,因為對方一定會給予安慰。
他們可以放肆頂嘴,這不是無謂的爭吵,而是真正的交流。
他們通過對話,傳遞出人生的態度。
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一次大妹猶豫要不要和老公離婚。
身為大哥的和平表示支持:你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誰離了誰不能過啊?你把孩子帶回家,這里是你家,大家都陪著你。
千明卻勸她,不要輕易放棄:可以為了別人哭泣、歡笑、憤怒,不是很美好的事嗎?一個人生活可能少了一些煩惱,但也會非常寂寞。
你發現,他們雖然觀點相反,但都是在為大妹的幸福著想,希望她三思而后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
而重點是,就算觀點不同也不要緊,他們能夠傾聽對方,會好奇“原來你是這樣想的”。
我知道,這種能力太稀缺了。
現在的世界鬧哄哄,大家都忙著表達,卻只聽到自己的聲音,對待不同意見,就要爭個輸贏。
現在的年輕人也都不敢愛了,因為他們不確定,遇到的這個人,是不是忠誠可靠,會不會翻臉無情,發生意見不合時,愛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但這也是親密關系的魅力吧,它充滿了未知,你得敢于冒險,才有機會收獲。
羅翔老師曾說:在真實的人際關系中,一個重要的人生成長的智慧,就是認識到自我是有限的…真實的人際關系都有一種傷害性在里面的,它就像兩個刺猬抱在一起,是會受傷的。但作為一個孤獨的刺猬,你又想跟別人抱在一起,你又害怕受傷…
這就是身而為人的矛盾所在啊,人注定不是孤島,總想設法與他人建立鏈接,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幸福。
年輕人望而卻步,年齡加起來122歲的老頭老太,卻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