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對環境、綠化都很重視,在路邊、小區還有公園,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綠化樹,其中像鐵樹、桂花樹就是最常見的。
那大家見過桂花樹結果嗎?近日在小區就發現,好幾棵桂花樹上結了紫黑色像葡萄一樣的果實,開始我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或者是認錯了樹。
但是反復確認后才知道,這就是桂花樹。這也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老話“鐵樹開花常見,桂花結果難覓”。
如今走在街頭,鐵樹開花、桂花結果早已不是新鮮事,可為什么老祖宗會覺得這些現象如此稀奇?難道古代的桂花樹都只開花不結果嗎?
一、鐵樹開花:被誤解千年的“啞巴樹”
在古代,鐵樹開花幾乎等同于“太陽從西邊出來”。古人望著四季常青、沉默不語的鐵樹,總覺得這種硬邦邦的植物永遠不會開花。
其實,這都是因為鐵樹原產于熱帶,對溫度和光照要求極高,移植到溫帶后,往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開一次花。
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能親眼見到鐵樹開花的人少之又少,自然就被傳成了“千年一遇”的奇觀。
隨著現代園藝技術發展,人們不僅摸清了鐵樹的生長習性,還能通過調節溫度、光照等條件,讓鐵樹在溫室里“按時綻放”。
如今走在南方的公園里,每年夏天都能看到鐵樹開出金黃的花球,活像頂著個毛茸茸的大玉米,曾經神秘的“啞巴樹”,早已成了人們鏡頭里的常客。
就拿我居住小區來說,就種了數十棵鐵樹,好些都會在夏季的時候開花,然后里面還有果實,老人都叫它“鳳凰蛋”,是一種很漂亮的果實。但是大家要注意,這果實可有毒,吃不得。
二、桂花結果稀奇嗎?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文人墨客筆下的桂花永遠是飄著香氣的花瓣,可誰見過桂花結果呢?
事實上,桂花結果并不罕見,至少在南方很多地方,桂花樹結果并不稀奇。
只是我們常見的金桂、銀桂等觀賞品種多為不育系,很難結出果實。而野生的“結子桂”和少部分品種,每年秋天都會在開花以后,然后就掛滿紫綠色的像芒果的果實。
等到第二年它逐漸成熟了,果實就變成黑色的了,形狀像迷你版的橄欖,剝開還能看到晶瑩的種子。
古人覺得桂花結果稀奇,一方面是因為栽培品種多為不育系,另一方面也和傳統文化有關。
桂花自古象征高潔清雅,人們更愿意將它與飄落的花瓣、香甜的花蜜聯系在一起,對“結果”這件事反倒選擇性忽視了。
現在園林專家培育出了不少能結果的桂花品種,走在杭州、蘇州的老巷子里,運氣好的話,還能撿到幾顆小巧的桂花果。
特別是在四五月份的時候,桂花果實成熟了,掛在樹上欣賞價值也不低。
三、還有這些被“冤枉”的植物,開花并不是災難信號
在自然界中,還有不少像桂花、鐵樹這樣別冤枉的植物,甚至比它們更慘,比如竹子就是這樣。
在冥間酒友“竹子開花,全村搬家”的說法,認為竹子開花不是好兆頭,實際上竹子是草本植物,竹子一生只開一次花,開完花后就會枯死。
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某片竹林大面積開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災荒將至”。但現代科學早已揭開真相:竹子開花是營養耗盡后的自然繁殖行為,和天災人禍毫無關系。
還有一種植物,就是紅薯,在民間也有“紅薯開花,夫妻分家”的說法,這些聽著嚇人的老話,背后其實藏著古人對未知的恐懼。
紅薯開花也是同理。在南方高溫地區,紅薯每年都會開出喇叭狀的淡紫色花朵,模樣和牽牛花十分相似。
古人覺得紅薯藤開花屬于“不務正業”,再加上一些地區紅薯開花后確實容易出現減產,久而久之就傳出了“不祥”的說法。
其實,紅薯開花主要受光照、溫度影響,只要科學管理,完全不影響產量。
這些流傳千年的老話,就像一面鏡子,既照出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也映出了時代的進步。下次再看到鐵樹開花、桂花結果,不妨駐足欣賞——這不僅是植物的奇妙時刻,更是古人與我們跨越時空的浪漫對話。
那么,你們見過桂花結果,竹子和紅薯開花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