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時節,穿行在竹山煙區,阡陌間新覆的地膜如銀龍蜿蜒,田間地頭的“紅馬甲”與農機共繪溫情篇章。面對持續干旱的不利天氣,竹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以“旱”為令,構建“農機減負、科技保墑、壯苗筑基、移栽突圍”四維攻堅體系,用科技硬實力與服務軟實力雙輪驅動,在鄂西北大地上交出了一份抗旱保產的暖心答卷。
農機改造“輕裝上陣”
“這臺‘變形金剛’可了不得!”在柳林鄉千畝煙田里,煙農涂遠生操作著農機連連稱贊,“往年起壟最費人力,今年用上煙草公司推廣的改裝起壟機,效率立馬翻倍啊。”
針對傳統起壟機能耗高、適應性差的問題,竹山縣局聯合農機公司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通過優化動力系統、加裝輔助把手調節裝置,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改造后的起壟機有效降低干旱天氣起壟難度,得到了煙農的廣泛認可,為抗旱起壟和移栽奠定了堅實基礎。
搶墑覆膜“與天賽跑”
“4月11日,各站雨情如何?”
“4月27日,縣城在下中雨,各片區什么情況?”
企業微信群中,一條條消息陸續回復著。為準確研判墑情形勢,盡早完成煙田覆膜工作,竹山縣局建立“氣象預警+動態調度”應急機制,利用微信群及時發布降水預報,成立“四個專班”下沉一線。對于今年新發展的產區,為穩固新煙農種植信心,樓臺煙葉收購站還爭取到地方政府9支“黨員突擊隊”人員幫扶,采取“白天指導+夜間督導”模式,幫助煙農協調勞力資源,督促各產區在最佳覆膜窗口期迅速行動,必要時連夜搶鋪地膜,確保“雨停人動、墑好膜成”。
培育壯苗“防患未然”
走進擂鼓鎮集約化育苗工場,一排排綠油油的煙苗整齊健壯,技術員正組織專業化服務隊員進行煉苗。針對當前嚴重干旱、覆膜滯后,煙苗成苗迅速可能影響移栽工作的嚴峻形勢,竹山縣局發布緊急通知,督導各產區做好苗床管理。“控水不斷水、控肥不缺肥、控溫防凍害、剪葉重消毒、煉苗要科學”五項措施多管齊下,抑制煙苗快長暴長,減少移栽時煙葉表面積,降低水分蒸騰散失,增強煙苗適應高溫干旱的能力,經過“魔鬼訓練”的煙苗儼然成為了抗旱“特種兵”。目前,全縣煙苗壯苗率達98%以上,為抗旱移栽提供了優質種苗保障。
抗旱移栽“各顯神通”
為全面打贏煙葉移栽“攻堅戰”,竹山縣局成立煙葉抗旱移栽工作領導小組、移栽督查組和工作組,落實片區責任制和駐點責任制,不分晝夜督辦移栽工作推進,全力以赴抓實抗旱移栽保苗。
嚴格按照“避高溫,孔稍深,洇足水,選壯苗,宜深栽,覆碎土,防害蟲”的干旱移栽技術要點,在墑情不足、打孔困難的煙田推廣鴨舌栽苗器,加派人手深夜尋找水源,與政府協調消防車、水箱等儲水輸水設施,一時間“移動充電寶”充斥竹山煙區的田間地頭。同時安排專人抓實剩余煙苗管理,逐戶逐塊督辦栽后查苗補缺,根據煙苗長勢切實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確保烤煙栽得下、保得住。
從改造農機劃出的筆直壟線,到納米地膜鎖住的珍貴水汽,從逆境淬煉的特種煙苗,到干土地上綻放的綠色奇跡,竹山煙草人用“時時在線”的責任擔當,譜寫“與天爭時、與地爭墑”的抗旱贊歌。
“半窖移栽破堅壁,銀龍覆膜鎖云霓,先鋒專班田間立,旱魔退避金葉起!”正如這首順口溜所言,這場智慧與汗水交織的抗旱實踐,不僅守護了萬畝煙田,更溫暖了萬千煙農的心田。下一步,竹山縣局將持續深化“我為煙農辦實事”長效機制,以優質服務驅動產業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動力。(圖片由楊文奎、邰孟雅授權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