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軍事網站“ArmyRecognition”刊文稱,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號(舷號003)已成功完成殲-35隱形戰斗機的電磁彈射測試,標志著中國海軍航空作戰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這一消息頓時就引發了國際軍事觀察界的廣泛關注,若該消息獲官方證實,那么此舉將標志著中國航母戰斗群正式邁入五代艦載機時代,其戰術投射能力與區域拒止戰略以及迎來質變。
美媒的夸贊
根據“ArmyRecognition”4月25日的報道,可靠消息源證實,殲-35戰機于2025年3月下旬在福建艦上完成首次電磁彈射。
報道指出,盡管福建艦排水量約8萬噸,較美國“福特”級航母(10萬噸級)噸位稍低,但其電磁彈射系統設計更為成熟,單臺效率比福特級高出約30%。
此外福建艦已形成包括殲-35、空警-600預警機、攻擊-11無人機等在內的完整艦載機體系,綜合作戰能力“不遜于美國航母打擊群”。
其中美國媒體還著重的報道了福建艦上所搭載的電磁炮系統,并對此進行了大肆夸贊的,認為它的存在極大的提高了福建艦的作戰能力。
美媒評估認為,該技術使福建艦的單位時間內彈射效率比福特級提升30%,彌補了噸位差距帶來的潛在劣勢。
殲-35作為第五代隱身艦載機,對標美國F-35C,具備更強的雷達隱身與信息化作戰能力,配套機型中,空警-600預警機可提供超視距指揮,攻擊-11無人機則強化了無人作戰維度。
美媒估算,至2030年,中國三艘航母所搭載的戰機數量將直接超越福特級航母的F-35C配置,會對美軍的軍事力量造成碾壓式打擊。
美媒分析認為,殲-35與福建艦的協同作戰能力將顯著縮小中美航母質量差距,隱身艦載機的部署使中國海軍獲得“拒止介入”作戰的主動權,強化遠洋制空與對海打擊能力。
此外報道中所提及到的中國076型兩棲攻擊艦,亦可能搭載電磁彈射系統,而這也進一步拓展海上作戰靈活性。
盡管美媒披露的信息尚未獲得中國軍方正式確認,但央視之前的軍宣片《淬火》已罕見展示福建艦電磁彈射控制室及內部設備,暗示相關測試已進入實操階段。
從遼寧艦到福建艦的涅槃
中國發展航母并非一路坦途,初期的中國采取引進和改造“瓦良格”號的方式,由此獲得了重要的航母技術和實踐經驗。
而遼寧艦的入列,不僅是中國海軍擁有航母的開始,更關鍵的是,它成為了一個大型的科研和試驗平臺。
遼寧艦為中國培養了大批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和維護人員,并且從中積累了寶貴的航母使用經驗,奠定了后續發展的基石。
中國在遼寧艦的基礎上,獨立設計并建造了山東艦,而山東艦的成功問世說明中國已經掌握了航母建造的關鍵技術,可以自主建造航母了。
和遼寧艦相比,山東艦在艦島設計、艦載機數量等方面做了優化和改進,這大大提高了中國海軍的作戰實力,這意味著中國海軍的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也隨之增強。
福建艦的問世標志著中國航母技術邁入了一個新紀元,實現了質的飛躍,它是中國首艘完全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彈射型航母,具有里程碑意義。
更重要的是,福建艦采用了領先的電磁彈射技術,告別了傳統的蒸汽彈射,能夠更加高效、有力地將飛機彈射升空。
此外它還配備了一系列新型艦載機,包括殲-15T彈射型、殲-15D電子戰型、殲-35隱形艦載機、空警-600預警機以及攻擊-11隱形無人攻擊機,這些都顯著增強了航母的作戰靈活性和能力。
殲-35隱形艦載機的研發成功,標志著中國海軍艦載機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款戰機性能優異,足以媲美美國的F-35C,讓中國海軍也擁有了第五代隱形艦載機。
殲-35的隱身設計、超音速飛行能力和先進電子系統,能夠顯著增強中國航母編隊的空中防御和對敵打擊能力,為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提供更強大的支持。
體系化建設仍待深化
中國擁有廣闊的海域和漫長的海岸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國,近年來,中國在海洋方面面臨諸多問題,比如島嶼歸屬的爭論、海上航線的安全,以及其他國家在相關海域的軍事活動等等。
盡管技術突破顯著,中國仍需克服艦載機飛行員培訓、隱形材料維護及聯合作戰協同等隱性門檻。
此外美媒猜測未來004型核動力航母或為殲-35提供更適配的彈射平臺,而076型兩棲攻擊艦的電磁彈射器亦可能拓展隱形戰機的多棲部署能力。
軍事專家認為,福建艦的實戰化進程將持續檢驗中國海軍從“近海防御”向“遠洋攻防”轉型的戰略決心。
中國海軍的航母力量日益壯大,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雖然美國媒體看到了殲-35艦載機的巨大潛力,也指出了中國航母發展面臨的挑戰。
美國依然擁有著更多的航母數量以及更豐富的艦載機使用經驗,這也是中國海軍需要追趕的方面。
中國航母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攻克技術難題,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并提高航母維護保障水平。
中國航母力量日益強大是不爭的事實,它正在重塑地區軍事實力對比,這種變化并非微不足道,但可以預見的是,這種力量的崛起會對未來的全球海洋秩序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中國航母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的海上力量格局,它使得中國在國際海域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并且這種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顯著。
中國航母力量的壯大不只是單純的軍事力量擴張,更是國家綜合實力提升和承擔更多全球責任的體現,這將對未來的世界海洋發展趨勢產生長遠的影響,中國航母力量的建設,將會對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結語
建艦電磁彈射殲-35的成功,不僅是中國航母技術自主創新的里程碑,更標志著中國海軍正式邁入全球航母技術的第一梯隊。
電磁彈射與五代艦載機的結合,不僅刷新全球航母技術競賽的標桿,更折射出中國海軍在高端海戰領域突破代際差距的決心。
而隨著未來艦載機體系與作戰效能的持續優化,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將迎來質變,為地區安全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