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1日,弘一(化名)由于感染新冠后留下后遺癥,生活受到一定影響。他的老鄉丁某韻(自稱學佛居士),打著為他治病、帶他去旅游散心以及調理身體的幌子,誘騙弘一前往銀川興慶區。丁某韻謊稱自己在銀川經營著一家公司,生意做得頗為紅火,賺了不少錢。出于對老鄉的信任,弘一沒有多想,便訂下了往返機票,踏上了前往銀川的行程。
然而,當弘一抵達目的地后,他很快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他被安排住在丁柯韻租的房間里,房間里除了丁某韻,還有一位被介紹為“保姆”的資深中年女性。實際上,這位“保姆”是傳銷組織派來的“老師”。剛開始,弘一就察覺到了異樣,一心想著離開這個地方。但考慮到返程機票已經訂好,他無奈決定先住下來,先陪著對方把這場“戲”演完。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近期暗訪拍攝)
此后,傳銷人員開始施展各種手段,煞費苦心地每天帶著弘一去見不同的“老師”。他們以串門走訪、介紹旅游景點等看似平常的活動為幌子,實質上對弘一進行著持續的洗腦攻勢。他們向弘一宣稱,他們所從事的是一項由國家扶持但卻不能公開的特殊“西部大開發扶貧工程”。面對這一明顯荒謬的說辭,弘一起初并未相信,斬釘截鐵地表示自己不會參與,并勸對方自行其事。可傳銷人員并未就此罷休,他們像一群執著的惡狼,不斷地糾纏著弘一。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近期暗訪拍攝)
到了第五天晚上,弘一被折騰得幾近崩潰。此時,丁某韻又在第六天上午領著弘一去見了一位自稱是“國資委領導”的人。此人表面上表現得極為親和友善,還特意展示了自己的“工資單”。單子上赫然顯示其每月收入高達六七十萬。隨后,該“領導”耐心地講解著他是如何獲取如此高額收入的。他編造說,國家正面臨金融挑戰,急需民眾出資助力,民眾投入的資金實質上是借給國家使用的。
后續這部分資金可用于購買股權,只要眾籌的金額達到201萬,就能進入國家壟斷行業,享受豐厚的分紅,投入一年就能賺到300 - 500萬后出局。不僅如此,該“領導”還利用弘一出家人的身份,進行道德綁架,聲稱即便弘一自己不參與,幫助他人賺錢也是一種“度眾生”的方式。在這種輪番的洗腦攻勢和特殊氛圍的影響下,弘一的心理防線逐漸崩塌,最終動搖了自己的決心,決定先申購一單“試試看”,而一單的價格是33500元。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近期暗訪拍攝)
當天下午,丁某韻又約來了一位“老師”,向弘一詳細講解“五階三晉制”,還告知他一個人最多可以申購四單。到了晚上,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弘一最終決定申購一單。然而,當見到團隊的劉總后,劉總又勸說弘一至少申購兩單,并表示如果錢不夠可以借給他。在劉總的軟磨硬泡下,弘一最終通過微信向“麥總”轉賬五萬元,成功申購了兩單。3月28號早上,弘一簽署了合同,但令人意外的是,合同是以別人的身份證簽訂的,而且合同一直被劉總保管著。
弘一回到原籍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通過手機看到央視曝光傳銷的視頻,這才驚覺自己已經深陷傳銷陷阱。他急忙聯系丁某韻等人,要求退還被騙的五萬元。但丁某韻等人卻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4月1日晚上,憤怒又無奈的弘一選擇報警。警方迅速對丁某韻所在的房間進行了查封,并將房間內的三個人遣返。可惜的是,截至目前,警方除了遣返這幾人外,并未找到其他關鍵涉案人員。由于傳銷人員都不用真名用化名,經常換地方居住,行事隱蔽,弘一很難提供確切的地址和他們的身份信息,警方表示因缺乏關鍵線索無法立案。盡管弘一通過撥打12345尋求幫助,在輿論的壓力下,警方的調查進展依舊不理想。
騙局套路總結
1. 情感誘騙:不法分子利用老鄉、朋友等親密關系,或者以網戀交友的方式,編造出如關心健康、提供賺錢機會、網戀奔現等誘人理由,從而獲取受害者的信任,將其順利誘騙至傳銷地點。
2. 虛假包裝:他們把傳銷項目精心包裝成一項由國家扶持的秘密工程,還冠以“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金融戰”等看似宏大的概念,以此增強項目在受害者心中的可信度。
3. 場景化洗腦:通過串門、游覽景點(即轉環境)等日常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向受害者灌輸虛假理念。還安排假冒的“國資委領導”等所謂的權威人士現身說法,同時展示偽造的工資單等資料,進一步迷惑受害者,讓他們深信不疑。
4. 利益誘惑:以承諾投入少量資金,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巨額回報為誘餌。大經理現身說法,展示所謂的“黃金標志”和偽造的巨額“分紅”,利用人們逐利的心理,誘導受害者進行投資。
5. 層級誘導與壓迫:通過講解“五階三晉制”之類的層級制度,鼓勵受害者多申購份額。同時,以借款等方式打消受害者的資金顧慮。此外,還通過持續糾纏、施加壓力等手段,迫使受害者就范。
6. 合同陷阱:使用他人身份證簽署合同(實際就是填寫申購單),卻不給予受害者合同副本;或者采用收現金發現金資金不留痕導致取證更困難,為受害者的后續維權制造重重障礙。
(李旭反傳防騙團隊近期暗訪拍攝)
當地警方打擊案例
近期,李旭反傳防騙團隊多次前往寧夏銀川現場解救,并通過實地暗訪,了解到該傳銷組織的一些新的動向。
此前,銀川靈武和賀蘭等地的傳銷活動異常猖獗。在靈武,警方積極開展行動,成功搗毀了多個傳銷窩點,抓獲多名傳銷骨干成員,解救了數十名被困人員。賀蘭縣也不遺余力,多次開展專項打擊行動,破獲了多起涉及金額巨大的傳銷案件,逮捕了那些以虛假投資項目為幌子,發展大量下線的傳銷頭目。該傳銷組織以“西部大開發工程”和“人力資源雙向陽光扶貧項目”為幌子,通過上課“洗腦”、組織“串老鄉”、轉環境“考察項目”、冒充政府人員免費發放雞魚、展示“黃金標志”和虛假的巨額“分紅”、投資辦理申購等多種手段,誘騙大量群眾加入。他們根據級別和發展的下線人數以及申購的份額來計算返利。
隨著當地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許多傳銷團隊開始向石嘴山平羅縣、大武口以及銀川金鳳區、興慶區等地轉移,繼續從事傳銷活動。這種詐騙行為主要針對中老年人等防范意識較弱的群體,希望能夠引起當地執法部門的高度重視,持續對這些傳銷活動予以嚴厲打擊。
[此文來源:李旭反傳防騙團隊,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