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然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強調開門教育要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開門教育是密切黨群關系、破除形式主義的重要法寶,實際操作中,要避免門雖開而心未敞、事雖曬卻改未實,切實以真開門、真整改、真問效的機制匯聚起徙木立信的強大合力。
開門教育的前提是真開門。當下,有的地方設立意見箱、開通舉報熱線,卻對群眾呼聲選擇性過濾,甚至將某些問題束之高閣,群眾聽不到“門內聲”,干部邁不出“門檻外”。要注重疏通民意收集渠道,探索運用直播問政、數據分析等方法,將群眾的“金點子”變為作風轉變的“金鑰匙”。廣大干部更要深入基層,躬行求知,扎實改進調查研究,沉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運用駐點接訪、民情懇談、現場聽證等形式,在重點項目實地、拆遷安置現場、信訪舉報一線聽真話、察實情。
開門教育要讓群眾看得見整改成效、摸得著身邊實惠,才能直抵人心,贏得民心。要壓緊壓實整改責任,將各類問題細化分解,點名到單位,具體到個人,動態調度、銷號處理。要強化整改問效,將滿意與否的“表決器”交到群眾手中,邀請兩代表一委員、群眾代表對整改成效集中評議,做到問題解決不徹底不松勁、群眾不認可不放手。
開門教育要常開門開好門,構建起群眾參與不斷線、監督不缺位、整改不停歇的長效機制。持續暢通群眾反饋問題的渠道,設立群眾接待日、熱線“直通車”等,創新“碼上監督”等數字化手段,實現問題反映“一鍵直達”。將群眾監督嵌入開門教育全過程,邀請群眾代表參加觀摩交流、工作調度、案例剖析會等活動,讓干部的作風表現時刻置于“聚光燈”下。將整改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通過定期自查、群眾反饋、專項督查等多種渠道發現問題、即知即改,對反復出現的共性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制度形式固化整改成果,充分發揮好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