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馮戀閣,郭美婷
字節跳動又面向AI人才發出“英雄帖”。
4月27日,字節跳動正式啟動2026屆Top Seed大模型頂尖人才校招計劃,開放招募30位頂尖應屆博士。
大約一個月前,字節跳動開始推進一項名為“節節高”的招聘計劃吸引年輕人,計劃對畢業不到3年的人才進行大面積擴招,如果內推的社招候選人工作年限≤3年,將有額外獎金。
在“金三銀四”期間,字節跳動不是唯一一家在招聘市場上放出好消息的公司。
騰訊、百度在今年4月也先后宣布開啟大規模的就業計劃,且大部分將面向技術人才。更早的2月27日,阿里啟動2026屆春季實習生招聘,開放的3000多個崗位中,AI相關崗位占到了五成。
如果將目光轉向大廠之外,會發現今年AI人才擴招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多位采訪對象認為,這是DeepSeek帶來的普遍焦慮。
DeepSeek在橫空出世完成AI用戶教育的同時,也重新喚起了業界的FOMO情緒(Fear of Missing Out)——技術積累、月活、營銷推廣積累下來的用戶在絕對的性能優勢面前都難言穩定。
人,可能是這場戰役的關鍵一環。
字節動了“掐尖”的念頭
字節AI在今年顯露出廣納人才的勢頭。
在Top Seed校招啟動的幾天前,字節跳動Seed Edge項目官宣對外招聘。這個項目是字節跳動Seed團隊發起的長期研究計劃,目前探索方向包括模型推理能力邊界、感知能力邊界等,探索的領域相當前沿。
從Seed Edge人才計劃的介紹中,不難看出字節對此相當重視——Seed的基礎研究負責人吳永輝是可供實習生選擇的導師。
吳永輝在今年2月公加入字節跳動,負責基礎研究探索工作,直接向字節跳動CEO梁汝波匯報。此前,他曾在谷歌工作了十多年,最高的title是谷歌DeepMind副總裁。
“節節高”計劃面向的崗位則更加廣泛,0~3年之間工作經驗的候選人可以選擇的范圍包括技術、運營、產品、設計、數據科學、風控等多類崗位。
(圖源:圖蟲)
一位資深互聯網獵頭向時代財經表示,“節節高”從本質上來看是為了解決字節跳動這幾年的人才冗余產生的問題。“字節的人力成本很高,經歷了前幾年的擴招,降本增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招聘有經驗、能干活、性價比高的員工。”她指出。
但互聯網大廠資深獵頭、職業咨詢師申小飛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告訴時代財經,“節節高”計劃的核心目的或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AI人才,在里面尋找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領域的天才少年。
據晚點報道,今年2月,字節跳動CEO梁汝波就曾在今年的全員會上反思,認為字節跳動錯過了窗口期。梁汝波表示,在AI有進展后,字節跳動內部稍微有些放松,并沒有覺得一定要第一批復現 OpenAI發布的模型o1。但后來,最早復現o1的DeepSeek-R1破圈。
事實上,在“節節高”計劃之前,字節跳動已經啟動了“筋斗云人才計劃實習專項”、“Top Seed人才計劃”等吸引人才。
在申小飛看來,字節跳動動了“掐尖”的念頭。通過校招、”節節高”等項目,字節跳動能夠把零年、0~3年的人才都吸納到公司中,再配合上此前一直在進行的常規社招,公司能夠將所有工作年限的優秀候選人全部納入麾下。
互聯網分析師張書樂則表示,此前大廠選人只關注3年以上工作年限,意味著大廠自身也在野蠻生長,需要招攬來的人,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快速建功。
但現在,互聯網大廠都在告別內卷,需要沉淀自己既有的地盤,用工作經驗3年內的優質苗子,或許可以帶來更多可能,比如跳出熟練工的惰性思維。這也是越來越講求創意、創造和創新的互聯網大廠,謀求穩定且漸進式拓展的一種戰略選擇。
大廠AI總動員
字節跳動不是唯一一個在2025年向人才敞開大門的互聯網公司。
DeepSeek的人才觀念在公司大放異彩后被業界充分關注,從年輕的人才結構、到自驅力極強的工作氛圍,無一不讓大廠側目。
4月17日,騰訊表示三年內會新增28000個校招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其中,僅今年就會有10000名校招實習生崗位,其中六成面向技術人才開放。
“騰訊高度重視對校招生的關注和投入,招聘數量在互聯網企業中處于領先。”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公開表示,未來也會強化對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儲備,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創新。
兩天后(4月19日),百度官宣,未來三年,將開放21000個實習崗位給優秀校園人才,并進一步提升實習轉正率。百度還在今年首推“三大實習專項計劃”,三大事業群組將開放真實的大客戶AI場景、提供充足的算力資源。
3月,百度已面向在校學生開放3000+暑期實習崗位,87%與AI相關,覆蓋大模型、機器學習、無人駕駛等領域。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啟動了2026屆春季實習生招聘,開放超過3000個崗位,其中AI相關崗位占比近50%。部分AI業務部門占比更高,如高德AI類崗位占比約65%,阿里云超過80%。
而面對技術前沿研究,大廠也不乏“特事特辦”的項目。
字節跳動有Top Seed人才計劃、Seed Edge計劃和筋斗云計劃,騰訊也有“青云計劃”,要求候選人有“真技術理想,技術熱忱”,阿里有“淘天T-star”,百度有“AIDU”,快手有“快Star”,小紅書有“REDStar”。
這些無疑都是為了充盈大廠的AI人才庫。
(圖源:圖蟲)
據媒體報道,部分參與了這類計劃的應屆生年薪可以達到80萬-220萬。在考勤指標上,也比傳統崗位更寬松。據時代財經了解,目前字節跳動的Seed Edge計劃就承諾將提供精簡扁平的研究團隊、拉長考核周期,獨立且充足的算力資源,不設置OKR和半年考核等。
為什么公司要給出如此優厚的條件?
“公司對AI方向的人才其實要求較高,所以我們的薪資也需要在整個行業內保持比較有競爭力的水平。” 此前,有媒體報道,猿輔導集團AI算法和大模型相關實習崗位日薪達到了800元。猿輔導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對于要接觸前沿技術的AI相關崗位,這個薪資等級是合理回報。
在某互聯網大廠技術崗工作的云開(化名)表示,“DeepSeek把AI算法崗的年包都拉高了。” 據他了解,同類工作在今年的總包大概有20%的上浮。
不過,云開不認為高年包、輕考核是福利。在他看來,這些具備極強自驅力的天才少年在業界前沿探索研究,不需要KPI的驅動。“他們會自己卷起來。”
為什么大廠對人才如此狂熱?
DeepSeek帶來的焦慮,或許不是全部原因。
近幾年互聯網公司的日子并不像從前那么好過,互聯網公司的許多拳頭產品都有面臨增長觸頂的趨勢,AI成為了新的增長點。
DeepSeek的爆火或多或少加速了大廠推進AI戰略的節奏。比如,騰訊在年后開始密集讓旗下產品接入DeepSeek,一度將騰訊元寶推上了各大應用榜的榜首。阿里旗下通義千問也屢屢發布新動態,吳泳銘更是在財報會上表示要“All in AI”。
據《脈脈2024年度人才遷徙報告》不完全統計,AI相關崗位在互聯?、電商、智能硬件、游戲等多個?業的頭部公司中顯著緊缺。2024年TOP20熱招崗位中,有5個與AI相關,包括算法?程師、?? 智能?程師、推薦算法、?模型算法以及?然語?處理。
而這些戰略變化都離不開人。
云開向時代財經表示,目前可以稱得上是AI工作的崗位有兩種:一種是真正具有核心科技的崗位,大模型的預訓練崗,可以說是金字塔尖的人才;另一種是大模型應用崗,就是把大模型技術應用到每個業務上。
前者是大廠主要想吸引的對象。“能入選Top Seed、青云計劃這類項目的學生非常搶手,據我了解,日薪四位數的不少見。相應的,要求也會特別的高。”項目實踐、頂會論文和學歷基本缺一不可。“比如,小紅書的RedStar計劃對實習生的要求據說是三篇以上的頂會論文,還要考察論文的實踐價值。”云開向時代財經透露。
據時代財經了解,有大廠實習生崗位日薪可高達2000元。
但公司不吝投入。從長線來看,這筆交易相當劃算。大模型預訓練本身就“燒錢”,軟硬件成本非常驚人。所以如果招到在這方面有天賦或者有經驗的人,長遠來看,實際上是在替公司提質增效。
焦慮無處不在
其實,跳出大廠,走向應用端,與AI相關的基礎崗位的需求也在增多。
3月中旬,時代財經參加了一場在廣州舉行的招聘會,當時這場春招讓廣交會展館格外擁擠,甚至火爆到打印機被用崩。
時代財經留意到,有許多招聘方帶著AI相關的需求來到現場。多位企業負責人向時代財經表示,這主要也是人工智能進一步應用帶來的行業變革的壓力。
“過去,人工智能主要局限于前沿研究和學術領域,但今年,所有行業都將開始擁抱人工智能。”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管理總部總經理、合伙人王兵表示,今年是人工智能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年,各行各業都將目光聚焦到“AI+”的應用場景。
產業鏈下游的公司也開始對AI產生需求,它們主要關注人工智能如何在產品上應用。其中,既有AI眼鏡、具身智能等與AI高度相關的公司,也有不少需要通過AI提升生產效率的傳統行業。
王兵認為,隨著人工智能進入應用階段,本科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行業前期主要側重于基礎大模型的研發,而現在,諸如DeepSeek私有化部署、行業數據采集以及行業應用方案開發等工作,本科生都能夠勝任,因此也迎來了眾多機遇。
下游應用端對學科的要求卡得還沒有那么“死”。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陳俊龍認為,“企業在招聘時不必局限于尋找人工智能專業出身的人才。”他談到,在機械、計算機行業,有從事軟件開發的人才;在電信或微電子領域,有從事底層芯片設計的人才。算法工程師主要負責算法開發,而算法的運行需要底層芯片結構的支撐,應用層面的工作則需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來完成。
優必選科技產教融合業務總經理李曉明也表示,參加大賽、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等都能成為衡量評估學生能力的標準。因為行業跨學科特性,各個專業學生都可以在實際項目中拓展不同的技能,所以專業選擇范圍較廣。
“公司更看重候選人的跨學科能力和開放思維。”李曉明表示,具體而言,其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跨學科屬性強,候選人需要具有相對比較寬的知識面和興趣范圍,以便在實際工作和項目中快速找到擅長點;二是要開放思想,具備創新性,打破邊界。“年輕人想法豐富,而新行業正好為其提供了施展新想法的平臺。”他表示。
(圖源:圖蟲)
不過,這些企業或許不會像互聯網大廠那般“一擲千金”。
初創公司在招聘時更愿意展現自己在未來可期的應用領域的潛力。
索答科技創始人兼CEO石忠民表示,創業公司的特點在于能夠在細分領域內迅速取得差異化優勢,甚至超過一些大公司,從而讓團隊產生成就感。此外,創業公司還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傳遞公司的價值觀、提供能力提升空間以及實施激勵措施(如股份和期權)等方式來吸引和留住人才。
2025年,當DeepSeek掀翻了牌桌,AI相關企業要么狠下心砸錢,繼續買卡、招人,推進基礎模型迭代;要么放棄預訓練模型,轉向AI應用搶占市場。
但如何將預期落地成現實,成為2025年的關鍵命題。
人,或許就是轉動AI變革飛輪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