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第21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25上海車展)在國家會議中心(上海)盛大開幕。作為本屆車展最具前瞻性的主題論壇,“2025汽車半導體生態大會”于4月25日成功舉行,大會以“芯驅動·智未來——構建汽車半導體新生態”為主題,匯聚行業精英共話發展。
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和上海市國際展覽(集團)有限公司指導,《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上海車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車電子產業投資聯盟聯合主辦,愛集微咨詢(廈門)有限公司協辦。博世中國集成電路研發總監張麟應邀出席并發表《共創移動出行新時代》主題演講,系統介紹了博世中國的發展現狀及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全方位戰略布局。
截至2024年底,博世集團擁有約417900名員工,其子公司和區域公司遍布60多個國家/地區。集團全年實現銷售收入約905億歐元,運營息稅前利潤達32億歐元。從業務結構來看,博世主要分為四大板塊。其中,汽車零部件是最大的業務支柱,占比高達62%;消費品業務占比22%;工業技術和能源占比7%;建筑技術占比8%。
博世集團在中國市場持續深耕多年,已建立起完善的本地化運營體系。據悉,目前博世中國共設立63家法人實體,其中包括9家合資企業和54家外商獨資企業,員工規模達56000人。2024年,博世中國區銷售額再創新高,突破1428億元人民幣,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和持續增長潛力。
當前全球汽車年產量已進入平臺期,增長空間有限,為何博世對半導體業務仍保持樂觀預期?張麟指出,根據博世的研究預測,到2030年基礎車型的單車芯片需求量將達1000顆,而高端車型更將突破3000顆。這意味著即便在汽車總產量持平的背景下,車規半導體市場需求仍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國際知名機構對車規半導體的預測也持樂觀態度。數據顯示,全球車規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820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30年的1380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8%,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這一增長主要源自汽車智能化、電動化轉型所帶來的芯片需求激增。
博世在半導體領域擁有逾六十年的深厚積淀。張麟介紹道,自1995年建成首座6英寸晶圓廠以來,博世持續完善半導體制造布局,相繼建立了8英寸和12英寸晶圓廠,并配套建設了完整的后道測試中心。作為典型的IDM(集成器件制造商),博世構建了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的全產業鏈能力,形成了涵蓋半導體研究、產品開發、晶圓制造及封測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博世擁有完善的半導體產業全球化布局。六十余年來,博世半導體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全球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等領域。張麟指出,為了持續強化全球制造能力,博世正在推進以下戰略布局:計劃于2026年前后,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羅斯維爾投產200毫米碳化硅(SiC)晶圓廠,供顧客試跑;并且,位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羅伊特林根的晶圓廠將轉型成為專注于200毫米晶圓生產的工廠。同時博世正擴建薩克森州德累斯頓的300毫米晶圓廠以提升MEMS(微機電系統)產能。在后端制造環節,博世已在德國羅伊特林根、匈牙利豪特萬、中國蘇州和馬來西亞檳城建立了專業化的測試中心,構建了從半導體設計、晶圓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半導體產業鏈。
張麟特別強調,博世在半導體領域采取的是特色產品發展戰略,聚焦四大特色產品組合:MEMS傳感器、功率半導體、車用ASIC以及特殊場景下的系統級芯片(SoC)和知識產權(IP)。
博世憑借業界頂尖的生產制造能力和完善的產品線,并擁有獨特的雙溝槽工藝,產品性能表現出色。在MEMS領域,博世穩居全球頭部供應商行列,每輛汽車平均搭載約20顆MEMS傳感器,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博世;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博世沿襲了其獨特的雙溝槽工藝,相比當前主流的平面型碳化硅工藝具備顯著優勢。
ASIC是博世半導體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博世擁有數百款針對不同汽車應用場景開發的專用芯片,產品覆蓋傳統發動機管理、變速箱控制、底盤系統、安全氣囊等領域,同時積極布局自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新興市場,推出包括智能電源管理芯片、車載互聯通信芯片等在內的一系列創新產品,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特定場景SoC領域,以射頻雷達芯片為例,博世自25年前便開始布局射頻雷達技術研發。從第一代產品到如今最新的第六代,博世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為客戶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雷達芯片解決方案,助力智能駕駛等新興領域的發展。
近年來,博世IP業務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作為CAN總線技術的發明者,博世持續推動技術升級迭代。博世的CAN IP技術支持CAN和以太網等的混合網絡架構,能夠與客戶現有CAN總線系統無縫兼容,有效降低系統升級成本,提升整體性能。
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參與者,博世憑借深厚的行業積淀與創新實力,構建起從半導體硬件研發、軟件配套、到系統集成的全棧式解決方案,全面覆蓋汽車行業的多元需求。最后,張麟表示:“博世已經深耕中國多年,未來也將會繼續在此深耕,與中國市場同頻共振,共繪產業發展新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