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
第23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
今年的主題是
“關愛勞動者心理健康”
旨在多渠道引導勞動者
掌握自我保護技能
增強用人單位守法自覺性
為勞動者提供心理咨詢
疏導和干預等服務
促進勞動者保持健康心理狀態
全面提升全社會職業健康法治水平
什么是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的
危害因素有哪些?
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按致病因素可分為以下六大類:
1.粉塵:如矽塵、水泥粉塵、木粉塵等。
2.化學因素:如錳及其化合物、苯、正己烷等。
3.物理因素:如噪聲、高溫、振動等。
4.放射性因素:如X射線裝置(含CT機)產生的電離輻射等。
圖片來源:覓元素
5.生物因素:如艾滋病病毒、布魯氏菌、炭疽芽孢桿菌等。
6.其他因素:如金屬煙、井下不良作業條件等。
常見職業病
目前,我國《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列出了12類135種職業病。常見的職業病有以下幾種:
1.塵肺病
是一種由于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并在肺內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
2.鋁塵肺
長期大量吸入鋁粉或含氧化鋁的粉塵,會導致粉塵在體內滯留,進而引發肺纖維化。
3.噪聲聾
因長期暴露于噪音、沖壓、打樁等環境中,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4.苯中毒
吸入有害氣體或接觸苯類化學物品所導致的中毒現象。
圖片來源:千庫網
什么是職業健康檢查?
職業健康檢查是指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的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職業健康檢查和普通體檢不同,職業健康檢查是法律規定必須開展的,其體檢項目及周期與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緊密相關,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具有法律的強制性。
如果勞動者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可以到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明確是否患有職業病。
圖片來源:千庫網
如何預防職業病?
1
崗前培訓,提高職業病防治意識
勞動者應積極參加上崗前職業健康培訓,學習和掌握與職業健康相關的各項制度和標準,了解工作場所存在的危害因素,掌握職業病危害防護知識、崗位操作規程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佩戴和使用方法。
2
做好個人防護
在作業過程中,勞動者應嚴格按照崗位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設施和設備,如除塵裝置、通風裝置、凈化裝置、隔聲裝置等,減少有害因素對身體的損傷。
圖片來源:千庫網
3
特殊作業注意事項
01.噪聲作業注意事項:
佩戴耳塞時,將耳廓向上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狀態。
手持耳塞柄,將耳塞帽體部分輕輕推向外耳道內,盡可能使耳塞體與耳甲腔相貼合。
佩戴時不要用力過猛或插入過深,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宜。
佩戴后若感到隔聲效果不佳,可稍微緩慢轉動耳塞,調整至最佳位置。
02.粉塵作業注意事項:
紗布口罩不具備防塵、防毒功能,不能作為職業病防護用品使用。
防塵口罩主要用于防塵,不能用于防毒。
圖片來源:覓元素
4
定期體檢
勞動者應定期參加職業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職業病。
2025年《職業病防治法》
宣傳周海報
2025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海報-橫版
2025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海報-豎版
每一位勞動者
都是我們社會建設的一份子
每一位勞動者也都需要被保護
關愛勞動者,防治職業病!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南寧疾控、北海人社
編輯:梁湘宇
審核:李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