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在解放戰爭中可是在東北戰場上立下大功,所以從這支部隊里走出來的良將頗多,除了最高將領在1955年獲得元帥軍銜外,還有三位大將也來自四野,他們就是黃克誠,蕭勁光還有譚政。而黃克誠會獲得大將,這也是組織對他最高的獎賞,并且黃克誠在戰爭年代也立下了不小的功績,早些年黃克誠就參加了湘南暴動,之后同朱德一起去了井岡山,黃克誠屬于我軍中全能人才。
紅軍時期,在紅三軍中擔任政治主任。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我軍一度取消了政委這個職務,黃克誠在進行基層調研后,覺得政委政策不能取消,于是他就給組織提出建議,將這個政策的利弊講了出來,從而讓部隊恢復了政委一職。之后黃克誠就去了344旅擔任旅長,又擔任過新四軍師長還有政委的職務。日本在投降之后,黃克誠就向組織建議,提早派部隊去東北,然后他就帶著新四軍中的3師去了東北,并且圓滿完成了任務。
在東北戰場上,黃克誠做的都是后方工作,甚至也沒有擔任過兵團司令,不過他在大局觀還有他做出的努力是相當大的,這也為我軍解放整個東北做出不小的貢獻。建國之后,黃克誠被組織多次重用,可見他深受組織的信任。
蕭勁光是四野的兵團司令,而且還是四野兵團司令中唯一獲得大將軍銜的將領,另外他的資歷也是四野中比較深厚的存在,他是1922年就加入共產黨,并且還在紅軍時期擔任過軍長,還有軍團的政委。在抗日戰爭開始之后,蕭勁光就被安排在了后方工作,擔任留守兵團的司令,當時他的任務是比較重要的,不僅要將邊區的土匪給剿滅,同時還要防備日軍沖破黃河防線,從而保證我軍的根據地不被敵人入侵。
1949年8月,蕭勁光被任命為湖南軍區的司令員,并且還是湖南的軍政委員會中的主任。建國后,蕭勁光就被任命為海軍的司令,負責我國海軍的籌備工作。另外他當時還是海軍學校的校長。不少人覺得蕭勁光能夠獲得大將,就是因為他創建海軍,在這方面的貢獻比較大,但這不全面,因為軍銜評定不僅僅只看著一方面的貢獻,而是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譚政被授予大將出乎不少人的預料,因為譚政屬于政工方面的干部,可是大將中政工方面干部的代表就是黃克誠了,可為啥還要讓譚政也入列其中呢?其實這也是因為譚政在部隊里的資歷深厚,秋收起義的時候,譚政就加入了革命,戰爭年代他的工作范疇就是政治方面的,在延安的時候,還是毛主席的秘書。
抗日戰爭的時候,譚政就成為了中央軍委總政部中的一員,在之后戰事發展中,譚政擔任了陜甘寧晉綏聯防軍還有留守兵團的負責人。解放戰爭的時候,譚政又去了東北工作,為解放東北也做出不小的貢獻。
1954年譚政成為國防副部長,還兼任著政治部的副主任,在羅榮桓退下來之后,譚政就成為政治部主任。在四野中還有一個實力比較強的將領,甚至能夠與林帥,羅帥相提并論的,他就是劉亞樓。可是在授銜的時候,劉亞樓只獲得上將軍銜,這可是讓很多人沒有想到。
實際上,劉亞樓會授予這樣的軍銜,主要跟他的革命資歷有一定關系,他曾經缺席了抗日戰爭去了蘇聯留學,另外就是入黨的時間也沒有那三位早,而且在革命時期,擔任的職務也要比另外三人稍微遜色一些。雖然在解放戰爭中,劉亞樓的能力出色展現出來,也指揮了戰斗,立下大功,不過授銜是從多個方面考慮,所以劉亞樓授予上將也就合情合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