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沒有想到,23小時見證百萬播放量作品誕生!早上小李老師跟我說,昨天發的合肥一中視頻都爆了,截至目前7個視頻全平臺播放量已經超過500萬。尤其是合肥一中楊振寧班的那個視頻,23小時,在抖音平臺已經破100萬播放量(尤其評論區更精彩,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出來看一看),達到了101.6萬播放量,在萬民說全平臺達到了近200萬播放量。另外國防教育班的視頻同樣也精彩。
感謝各位網友和家長的抬愛,感謝合肥一中吳英明校長、肖瓊副校長、馬曉駿主任和首屆國防教育班的班主任楊靖老師在視頻拍攝中給予的指導和幫助。
就在大家驚嘆于數據時,同行的私信接踵而至:“你們拍的明明都是普通校園場景,憑什么流量碾壓專業團隊?”我的回答讓所有人愣住:當別人在追求4K畫質時,追求宏大場面時,我們在捕捉家長心跳聲。”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們每一個作品發布之前,不管文章還是視頻,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要知道家長們想什么,需要什么,我能夠給他們提供什么。所以在我們的作品里很少看到高大上和陽春白雪,更多的是下里巴人,更多的是家長們想看到的。
你猜怎么著?有位媽媽凌晨發來自己剪輯的校園vlog,畫面抖動得像地震現場,但播放量卻意外破萬。這魔幻現實背后,是千萬家長無處安放的牽掛:他們既想透過屏幕觸摸孩子的溫度,又怕打擾那道青春的背影。
我們曾用航拍展示過恢弘的校門,但真正引爆流量的,是保安大叔幫學生收快遞的30秒日常。當同行在研究算法時,我們在解剖家長心理:軍訓服上的汗漬、晚自習窗外的路燈、課桌上歪歪扭扭的姓名貼——這些才是教育最真實的肌理。
最近,有四件事徹底改變創作方向:
1.六中家長自制視頻求發布,鏡頭里全是快樂的純真,他想讓更多家長看到孩子,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六中。
2.九中媽媽在校門口徘徊三小時,只為拍張孩子穿校服的背影。
3.某中學媽媽發來長信:“能不能來我們學校看看,我愿意當引薦人?”
4.合肥一中國防教育班的孩子家長,想看看孩子在學校的照片和視頻。
有人問我們為何偏愛“下里巴人”,答案藏在某條高贊評論里:“原來重點中學的廁所標語也這么皮!”這哪是簡單的校園記錄?分明是架起了一座雙向鏡——讓家長看見成長,讓學校傳遞溫度。
從709分的頂尖高中到560多分的普通高中,在我們鏡頭里沒有差別。每個晨跑的身影都承載著全家希望,每間教室的燈光都值得被記錄。當流量裹挾著焦慮襲來,我們選擇做最笨的守夜人:沒有爆點?那就創造溫暖;缺少話題?那就播種理解。
此刻電腦彈出新消息:“能來我們中學拍一拍嗎?家長想看看新裝修的飯堂。”你看,教育從不需要濾鏡,真誠就是最好的濾鏡。
下期鏡頭對準哪里?家長和學校說了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