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這是自然界中,形容黃金比例的一組近似值。但凡有藝術修養的人,對這組數據都不會陌生。它被廣泛應用于藝術和設計中,蒙娜麗莎、斷臂女神維納斯、帕特農神廟、巴黎圣母院…
4月27日,東風日產N7的上市發布會,這組黃金比例與車身的3倍輪軸比,與這樣一臺被寄予厚望的新產品結合到一起。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臺最美家用車,還有由中國團隊主導的合資產品,又一次站到全球化設計的舞臺中央。
20萬級純電定位,11.99萬元的起售價。這場把家用轎車品質和價格體系打穿的發布會,沒和誰致敬,沒隔屏問候,也沒有大喊大叫。
從造型到功能;從體驗到智能;從價值到價格…東風日產平心靜氣的將一款15萬以內的新能源家用車真正的好,一個個去展示給所有人。用行動來向“口號造車”的友商講了一個最樸素的道理:一款新能源家用車的造車過程,從來沒有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讓用戶開的住,用的好,使著放心,從來拼的都是一家企業的造車良心和耐心!
但凡聽完這場發布會的人,我想都能清楚一款好新能源家用車造車標準到底是什么!品質好,智能好,舒適好,這三個今天看最淺顯的造車詞匯,既是一款家用車的打造過程,也是一個普通家庭的生活過程。
打破對合資的成見,大膽創新。作為企業轉型的首款戰略車型,N7這款只能成,不會敗的戰略產品的推出,似乎又明確了東風日產造好家用車的3個信號:1、不讓用戶對日產的新能源留有遺憾;2、新勢力能做到的智能和功能,東風日產不但有,還要好;3、油電同權的浪潮,品質家轎的市場里,東風日產永遠不會「瘸腿」。
或許這才有了今天圍著新能源造車價格與品質的平衡線上,東風日產找到的造車新「性格」!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找到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造車錨點」
但凡看了N7這場發布會的人都有兩種感受:一種是東風日產真卷,14合1智能電驅、天演架構,用b級車的產品切入a級車的價格帶,這說明從N7開始,東風日產一定是在新能源上迎來專屬于自己「技術產出期」;另一種是東風日產的頭真鐵!敢在10-15萬元降維競爭,N7不是再要跟誰掰手腕,這是在拿自己下棋,只為勝天半子。
合資新勢力,如何打贏這場「翻身仗」?東風日產N7給出的答案是,先找到東風日產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消費錨點」。
燃油車時代,憑借舒適座椅,東風日產在市場上擁有 「買沙發送車」的名梗,也讓東風日產 「沙發廠」的稱號深入人心,藍鳥帶記憶功能的電動座椅、第六代天籟與NASA合作開發的零重力座椅,將太空科技融入汽車座椅設計等。
在N7上,東風日產則進一步抓住并延續了這一核心亮點,借助新的技術將座椅舒適推向全球高度。N7搭載的AI零壓云毯座椅,擁有49個智能傳感器、19個氣囊以及12個按摩點位,形成的行業首創的「電子皮膚」傳感器系統,不僅能夠實時采集用戶的身體數據,精準捕捉體壓變化,還能通過與AI的結合,精準匹配用戶的體態并自動調整座椅,確保最佳的乘坐舒適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乘車的舒適度,東風日產還打造了全域智能防暈車技術,涵蓋行業最全的17項防暈車對策,包括起步加減速、巡航行駛、高速超車、過彎、顛簸路面等多個容易暈車的場景。
在試駕測試中,N7的縱向沖擊變化率比行業標準低25%,橫向擺動強度僅為同級車型的1/3,達到了高鐵般的平穩性。意味著,即便是面對城市中嚴重的擁堵,東風日產N7也能夠做到極致的平緩,讓用戶「沒有一點暈車的感覺」。
就是這些新勢力不敢講傳統勢力認為不值得講,形成了今天懂車和不懂車的造車鴻溝。但當消費者真正坐進N7的座艙,就會發覺東風日產對于造車本質的深刻理解,不是追求華而不實的炫技,而是將用戶最真實的駕乘需求,轉化為觸手可及的舒適體驗。
于是才有了,在新能源汽車同質化競爭愈加嚴重的當下,N7以「舒適」為錨點,東風日產要重新定義了新能源家轎的價值和價值的新標準。
2
「讓買車像買鞋一樣容易!」
好價格是基礎,好產品是前提!但很多人想知道,N7的好觸達在哪?
發布會結束后東風日產新能源品牌總經理王騫講出N7訂單已經過萬!可如果只盯著數字,也許人們真的會小看東風日產的決心和耐力。
如何圍繞著這款產品發揮出最極致的規模效應?大家不要忘了東風日產的渠道力量。作為全球化新能源產品,N7上市后將進入日產全球售賣體系;國內則依托品牌旗下500余家渠道,實現上市即交付快速觸達用戶。
如果翻開東風日產的渠道版圖,深耕中國市場20年的時間,東風日產單品牌在中國的渠道布局頂峰近千家;渠道的運營力囊括啟辰、英菲尼迪兩個子品牌,終端網點頂峰經營力接近1400家,在所有車企渠道布局中排名第六。
很多人聽過日產的渠道數量,卻很少人了解背后的質量。在既有經銷商基盤中,有80%分布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比如臨沂、遵義、贛州等三四線城市的單城網點數超過10家,甚至形成「10公里服務圈」。
這種「毛細血管」般滲透的渠道銷售網點,是過去很多品牌在燃油車時代頻頻創造銷量神話的關鍵,也是眼下N7平衡規模的有力牌。
特別是在當前新能源市場的競爭焦點正在從一二線「紅海」向三四線「藍海」下沉的過程中,東風日產不僅覆蓋了新能源消費的主流陣地,更提前卡位了下沉市場的潛力地帶。因此,面對N7 的市場突圍,東風日產也同樣看到了機會,繼續將渠道優勢升級。
記得20世紀末期,福特在美國的經銷商網絡就是靠每一個規模尚可的城鎮有點呈現在成面的。這家品牌的經銷商和代理商數量世界第一,比世界上其他任何汽車生產商都要多。這讓即使邊遠地區的美國人也能像買雙雨靴那樣容易地買到T型車,隨后福特T型車在20世紀創造了銷量神話,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汽車之一。
這是為什么在燃油車時代日產的優勢從不是偶然。2015年,東風日產旗下緊湊型車驪威上市,1.6L 發動機、傳統 CVT 變速箱,在同級市場中并無突出亮點,配置清單簡單到略顯樸素,但就是這樣一款車,憑借著滲透全國的渠道網點,卻以年銷12萬輛的成績成為“國民家用車”。這正是東風日產圍繞著渠道力量的核心要義,當產品力足夠扎實,渠道便能將「基礎分」轉化為「市場勝勢」。
針對新能源用戶對 “線上看車、線下體驗” 的需求,品牌創立合資品牌首個 「訂-交-服分離」模式,全面開啟東風日產新能源渠道建設。簡單來說,就是將定車、交車和售后服務三段職能做了分離,一方面提高了交付效率和服務體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破過去外界對于東風日產「燃油車品牌」的固有印象。
目前,東風日產已經布局大量訂單零售中心和零售交付中心,通過商業模式迭代來賦能渠道。結合現有的經銷商優化渠道網絡。目前,已經在全國布局超100家交付中心和超400家零售中心。其中,400家訂單中心,服務好用戶的看車需求;100家交付中心,通過模式創新更好解決用戶的問題。
隨著東風日產N7的正式上市和交付,這張覆蓋全國的渠道銷售網絡,或許正是東風日產破局新能源市場的關鍵。
3
N7的「變」與「不變」
回過頭來看,無論是N7主打家庭,以舒適為「錨點」的造車邏輯,還是渠道為先的賣車邏輯,本質都是東風日產在基于過往積淀的延續。
今天當所有人都站在新汽車時代競爭的制高點,想要看看這家以結果為導向的合資企業,圍繞著新能源汽車究竟會「變」些的時候,或許更應該問問哪些是東風日產「不變」的內涵:
1、「精密造車」的品質基因。回看東風日產的發展歷程,對于品質造車的「信仰」是其獲得上千萬中國消費者信賴的核心。從零部件采購的千分尺級檢測,到整車出廠前的 127 項路試標準,甚至連座椅皮革的縫合針腳密度都有嚴苛規范。
基于此,東風日產的熱門車輛故障率在所有車型中幾乎最低,其中,軒逸的千車故障率僅為4.14,天籟的千車故障率僅為3.89。
當這種對于品質、安全的執念延展到新能源汽車的轉型過程中,東風日產對N7的電池包進行了110項超國標測試,包括在-40℃的漠河模擬極寒續航衰減,在60℃的吐魯番驗證電池熱失控防護,甚至將電池包浸泡海水48小時測試密封性。這是因為,用戶對于品質、可靠的需求,從來不會因為動力形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2、以需求為原點的用戶思維。盡管「技術日產」是東風日產一直以來的行業標簽,但并不意味著其為了技術來犧牲用戶的真實感受;相反,在東風日產扎根中國的20年中,「用戶本位」意識早已融入東風日產的產品DNA。
2008 年,第二代軒逸上市,研發團隊經過深入調查發現中國家庭用戶對「座椅支撐性」和「底盤濾震」的關注度遠超海外市場,于是針對性開發了「扇貝形零壓座椅」,配合柔性副車架技術,將顛簸路面的振動過濾率提升至 92%。
這種從用戶生活場景反推產品定義的模式,讓軒逸累計銷量突破500萬輛,成為「最懂中國家庭的家轎」。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么東風日產N7會在別的品牌比參數、比數值的時候,將「不暈車」作為一款新能源車核心的賣點之一,甚至延展出17項防暈車對策。
為此,研發團隊在封閉測試場還原了城市擁堵、高速急變道等典型暈車場景,并通過海量真人實測數據優化系統。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東風日產N7的實踐,或許為傳統車企的轉型提供了珍貴的范式:真正的變革,或許從來不是從零開始的冒險,而是讓歷史稱為未來的復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