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只要是上過學的、看過書的、了解點光輝歷史的,應該都知道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叫做《白毛女》。
這個故事設定的歷史背景是20世紀40年代的晉察冀邊區(qū),反映了地主對貧苦農民的壓迫和剝削;通過楊白勞父女倆的悲慘遭遇,展現舊社會“把人逼成鬼”的殘酷現實。
這個故事的核心內容就是:楊白勞因無法償還黃世仁的債務,被黃世仁逼迫賣女抵債;除夕夜,楊白勞飲鹵水自殺,喜兒被搶至黃家,遭奸污后逃入深山……
那么這個故事中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黃世仁借錢給楊白勞的利息到底是多少呢?
我們一個一個來算一下吧!
第一,借款金額是多少?
劇本原文中:“我父親在的時候,你老婆死了買棺材,借了我五塊錢;前年你有病,打發(fā)大春來借了兩塊半;去年又一個三塊整。”
這樣一算的話,楊白勞借黃世仁錢的總額大概為10.5元。
第二,借款時間是多久呢?
聯系后文可以看到,喜兒3歲死了娘,劇情發(fā)生時喜兒16歲,借款時間分別是13年、3年、2年。
第三,黃世仁主張的還款金額是多少呢?
劇本原文:“一共是二十五塊五毛,一石五斗租子,對不對,老楊?”
所以根據已知條件,分別計算每筆借款按不同時間產生的利息,再根據利息計算整體的年化利率,具體計算過程我就不仔細演算了。
第一筆借款:借款金額5元,借款時間13年,根據復利終值公式這筆借款到期后的本利和為.
第二筆借款:借款金額2.5元,借款時間3年,同理這筆借款到期后的本利和為
第三筆借款:借款金額3元,借款時間2年,這筆借款到期后的本利和為
通過計算可以得出這三筆借款最終應還款金額為25.5元,則可列出方程:
此方程較復雜,需借助數值計算方法或工具來求解,通過迭代試算等方法可得的值約為12.5%;這也就是說:黃世仁給出的年化利率大概為12.5%左右。
如果按照這個公式算年化利率的話,說句良心話、說句實在話:黃世仁給楊白勞的利息并不是很高;甚至比我們今天的很多平臺都要低一些。
有好事的網友統(tǒng)計了一下去年各大網貸平臺的年化利率;最高的達到了59%左右、最低的也有15%左右。
當然了,這種統(tǒng)計也是不準確的,我自己查了一下:今年好像利息都降低了不少;但是年利率也有十幾%。
那么到底應該如何理性、準確、客觀的看待黃世仁借錢給楊白勞這件事情呢?我有四點小小的看法!
第一,我認為不管是新社會也好、舊社會也罷;有一件事情肯定是無比確定的,那就是:欠債就要還錢。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跟社會形態(tài)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那么楊白勞欠了黃世仁的錢,肯定是要還的。
第二,楊白勞換不上錢,然后被黃世仁逼死、女兒也被黃世仁抓走等等。這樣的行為肯定是極其過分的、極其無法容忍的;我認為在這一點上黃世仁肯定是罪大惡極的。
這樣的事情在新社會肯定是不太會發(fā)生的,即使發(fā)生的話也是極個別現象、也會遭到法律的嚴懲。
第三,現在一些人紛紛開始調侃喜兒的事情,他們說要是放到現在,估計喜兒會毫無怨言的、心甘情愿的嫁給黃世仁,這就是所謂的“嫁入豪門”。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這種講法過于片面、也過于偏激了,絕對不能一概而論;每個女性的選擇是不一樣的。
第四點也是我要重點說的一點,那就是:任何歷史故事、歷史事件都要放到特定的歷史背景中去看才行。
這個故事中的拿人抵債問題,要考慮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也算不上十惡不赦。畢竟這是在舊社會,不能拿今天的標準來看待過去的事情。
總之一句話,這個故事如果單單從欠債還錢的角度、利息高低的角度來看,好像也沒有那么嚴重。
最后我還是想問一下大家:你們覺得楊白勞欠錢應不應該還;你們覺得黃世仁是不是很惡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