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成路隧道的一場應急演練
引發了沿線群眾的極大關注
?? ?? ??
經過多方確認和實地探訪
小編得到的最新消息
大成路隧道已完成竣工驗收
計劃于5月1日正式通車
大成路快速化工程
大成路快速化工程西起新華路—興越路交叉口西側,東至大成橋,全長約5.3千米。其中隧道主路全長約5千米,屬于特長距離地下隧道,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隧道主路為雙向4車道規模(其中度假區段新華路、興越路交叉口至錦安路路口主路為雙向6車道)、匝道單向2車道,地面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采用雙向6車道規模,全線規劃預留中運量建設條件。
作為宛山湖生態科技城、度假區與無錫市中心之間的一條安全綠色的快速通道,大成路快速化工程有力推動無錫東站向東交通的快速集散,提升交通樞紐與周邊區域的連接效率,構建快聯一體對外交通格局。
此外,工程還前瞻性地預留了未來無錫與常熟的快速銜接通道,為城市間更緊密的合作與融合發展預留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大成路快速化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開創性地打造了國內首個地上地下聯動一體化、服務多場景應用的綜合智慧道路體系。
在交通分流方面
大成路快速化工程有效分離區域過境交通,減少過境車輛對區域內部交通的干擾,凈化地面交通環境,提高區域交通安全性與順暢度。
在智慧運營管理方面
項目搭建的智慧運營管理平臺,為運維管理者提供三維直觀的展示界面。借助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與展示功能,有力支撐運維過程的智能監測分析,推動運維管理的數字化。
在交通管理層面
隧道及地面交通智慧監測、態勢評估與主動管控系統,能夠為交警部門提供實時、精準的交通信息與交通態勢,顯著提高交通管控效率。
在應急救援領域
軌道式應急響應機器人、智慧防災系統發揮重要作用,可為消防部門提供火災災情下的隧道環境實時感知數據,實現遠程指揮,并能精準獲知救援人員在隧道內的位置定位,提升應急救援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在綠色工程理念方面
隧道通風系統采用“自然通風+機械通風”的復合模式,充分借助室外自然通風氣流對隧道內廢氣的稀釋作用,有效減少了電力設備的啟用頻率。
同時,隧道工程在匝道洞口位置創新性地引入光導照明系統,能夠高效采集自然光線,導入系統后再均勻、高效地照射至隧道內,并實現進口處的光過渡效果,避免了因光線突變給駕駛員帶來的視覺不適。
大成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落成,為宛山湖生態科技城的開發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聯動和周邊板塊品質提升。有測算顯示,經大成路隧道,十分鐘即可實現從宛山湖西路到達無錫東站,較原來地面道路縮短了近一半時間。
不僅如此,大成路快速化工程通車后,還將打通宛山湖生態科技城與市中心快速交通的最后5公里,成為支撐環太湖灣科創大走廊的重要交通廊道,有效推動科技城產業發展。
讓我們一起期待
大成路隧道的正式亮相吧!
采集 :李旭
校對:繆敏
責 編:蔚來
編審:丁晴
來源 :錫山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