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上海車展正式開幕,集中展現汽車及出行產業鏈在低碳化、智能化發展中所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聯合打造的L4級高度自動駕駛Robotaxi車型在廣汽集團展臺亮相,新車首次登上車展面向公眾展示。
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合作的前裝量產L4車型
作為前裝量產車型,新車按車規級標準進行完整驗證。通過將滴滴自動駕駛全新升級的硬件平臺、多維度安全冗余體系,與廣汽埃安可支持L4自動駕駛全球化的安全冗余平臺相結合,該L4車型具備全球化適配能力,計劃2025年底下線交付, 2026年逐步在廣州和北京等部分區域示范運營。
該車搭載了滴滴自動駕駛全新一代硬件平臺,傳感器總數量達33個,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4D毫米波雷達、紅外相機、聲音傳感器等多傳感器異構探測與前融合的方式,能實現360°全場景、全工況感知識別。其中,通過采用最新雷達芯片技術,4D毫米波雷達性能較上一代提升4倍,能高效應對雨雪霧惡劣天氣。為了保障低光照下的行車安全, 這款L4車型率先搭載了紅外傳感器,能大幅提升夜間低光照下行人的識別。此外還在行業內率先實現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上車量產。
滴滴自動駕駛硬件平臺4.0
該車搭載了滴滴自動駕駛全棧自研、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計算平臺虎鯨。這是行業首個可量產的、三域融合的整車中央計算大腦,融合了智駕域、座艙域、通信導航域,擁有更高性能、更低時延。該計算平臺的GPU算力超過2000 TOPS,CPU達48核,傳感器接入能力比上一代計算平臺提升一倍。此外,集成度和裝配效率顯著提升,后備箱可用體積增大88%,成本大幅降低74%,裝配效率提升7倍。
在安全冗余架構方面,全車自動駕駛系統還擁有算法冗余、軟件冗余和硬件多層冗余。其中,算法冗余層部署獨立的碰撞風險檢測模塊,軟件冗余設計多場景 MRC(最小風險狀態)策略,能針對不同故障等級定義安全響應,通過L1 Fallback進行安全處理。而硬件冗余則通過設計L2 Fallback系統,能在硬件出現問題時實現安全靠邊停車或道內停車。整套開發流程遵循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流程要求。
在外觀方面,頂置的懸浮碟形雷達、前翼子板雷達、前后相機等傳感器圍繞式設計,能夠提供360°感知視野。車身前大燈燈組與智能交互屏聯通成為一體貫穿設計,智能交互屏可以顯示歡迎、感謝、表情、車輛狀態等豐富信息,使得車輛更具互動性和辨識度。
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前裝量產L4車型在上海車展亮相
在整車方面,該車輛基于廣汽埃安純電專屬平臺和可支持L4自動駕駛的全球化安全冗余平臺正向開發,搭載廣汽埃安彈匣電池,滿足中歐雙五星安全標準,能提供制動、轉向、通訊、電源等多重冗余。
滴滴自動駕駛在L4技術上已經有九年多的積累沉淀,結合自動化智能運營系統慧桔港,持續安全運營超1700天。廣汽埃安在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和L4適配平臺上具備領先的技術能力。雙方緊密合作,通過嚴格測試驗證和前裝量產,該車型將在加強Robotaxi產品穩定性與一致性、提升用戶體驗、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助力自動駕駛技術的穩步應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