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董兆瑞)4月27日,中關村昌平園特色產業園聯席機制啟動會暨北京市昌平區特色產業園促進會籌備會舉辦。據了解,該機制為中關村各分園中特色產業園區的“首個”聯席機制,也是昌平區在特色產業園區打造、未來產業培育的重要舉措。
“聯席機制將以促進會為依托,集聚職能部門、屬地鎮街、園區及三方機構資源,形成區級統籌,專業機構運營管理,上下聯動、有機銜接的工作模式,促進招商、空間及服務等資源共享。”昌平區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工委書記、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常盛表示,昌平區將加快培育一批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定位鮮明、運營模式高效、發展成效顯著、開放創新活躍的特色產業園區,更好支撐昌平園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
據了解,聯席機制首批成員單位涉及24家運營管理單位,累計覆蓋31個產業園區,產業形態豐富,既有一級開發公司、政府產業平臺公司,也有市場化孵化器、社會組織,行業領域多元,覆蓋醫藥健康、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各個領域。“這些平臺、機構通過促進會形式緊密鏈接起來,將形成‘競逐中攜手、博弈中共生’的生態格局,既有基于市場規則的公平競爭,也有以促進區域產業升級的價值共生,將推動昌平區所轄園區在人才、技術、資金、政策等資源高效流通,以開放協作打破資源壁壘、實現優勢互補。”常盛說。
昌平區委常委、副區長柳強表示:“啟動中關村昌平園特色產業園聯席機制,謀劃特色產業園促進會,是破解園區發展瓶頸、深化協同合作的關鍵舉措。接下來,昌平區將以‘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為目標,接續搭建一批資源共享平臺,建立完善‘招商信息互通、空間靈活調配、服務平臺共享’機制,強化政策協同,深化產業培育,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著力打造發展新標桿。”
記者了解到,昌平區作為北京發展新質生產力策源地和未來產業主陣地,已經形成了醫藥健康、先進能源、先進制造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截至目前,昌平園當前空間資源逐步釋放、產業集聚初步形成。其中,建筑規模超2萬平方米的各類產業園區56家,超5萬平方米的32家,各類創新創業載體40余家。其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醫療產業園、國際醫療器械城(東區)已認定為市級特色產業園區;飛鏢、新生巢、禾芫等5家孵化器已認定為北京市標桿孵化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