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史安琪 通訊員 宋鑫
為弘揚崇德向善傳統美德,培養青少年崇德向善的優良傳統,4月27日,濟南市慈善中心主辦的“慈善流動課堂”走進育新小學,以“泉城善脈——濟南慈善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為100余名師生打造了一場沉浸式慈善文化體驗。
當天上午,多媒體教室內展開的課程以歷史與現實的交融視角,系統闡釋了慈善文化的核心內涵。“慈善是什么?”講臺上老師話音剛落,不少學生就舉手回答。
該活動介紹了學生參與慈善事業的多種途徑,從身邊的微小善舉,如幫助同學、撿拾垃圾,到參與慈善組織的各類公益捐款、志愿服務,鼓勵學生們將慈善意識融入日常生活,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慈善精神。
活動尾聲,濟南市慈善中心向全體參與者發放了定制文化禮品。印有“小手拉大手”的帆布包不僅載物,還承載著“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深層寓意。濟南市慈善中心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將慈善微光匯聚成社會的溫暖洪流,讓慈善文化在流動中彰顯力量,在傳承中歷久彌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