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天,周總理罕見拍桌生氣,他讓秘書把王明貴喊來。
秘書見周總理眉頭緊鎖,趕緊去找王明貴來。
周總理找王明貴有什么事情呢?
抗聯名將
提起王明貴的名字,當年的侵華日軍渾身發抖,王明貴就是侵華日軍的“噩夢”,數以萬計的日軍死在王明貴槍口之下。
曾是日偽軍的北里曾在一篇文章中說,“每當夜晚來臨時,不僅機槍手要徹夜不眠全心警戒,整個營地的人員都得把手槍放在枕頭下”。此舉只是為了防止王明貴突襲。
足以看出,日偽軍對王明貴有多恐懼。
王明貴老家在吉林,十多歲就在呼蘭鎮打零工,還當過金礦工人。
九一八事變后,王明貴認為不能再坐以待斃,他想要上前線打侵華日軍,1934年,王明貴參加了“文武抗日隊”,沒多久,這支抗日隊伍被編入湯原游擊總隊。
王明貴打仗像是不要命似的,扛著槍就往前沖。
1935年,湯原游擊總隊打響了黑金河保衛戰,當時,日軍的火炮對準了我軍,王明貴沖在前方,既要躲避日軍子彈,又要躲炮彈。
在他不注意時,日軍一發炮彈掉落王明貴身邊,“砰”的一聲炸開了,王明貴腦袋被炸傷,當即昏迷,被炸起的塵土和散落的炮灰掩埋了王明貴。
我軍戰士費力將王明貴從土堆里挖出,緊急送到后方醫院搶救。王明貴雖然救過來了,但日軍炮彈的彈片卻沒能取出,一直存在王明貴的頭骨里,長期反復折磨著他,直至王明貴去世火化,這塊彈片才被取出來。
王明貴傷好之后便回到了前線,他擔任東北抗聯第六軍第三師第四團青年連的連長,參加了奔襲鶴崗等戰斗,打得日軍倉皇逃竄。
1940年,王明貴擔任東北抗聯第三路軍三支隊支隊長,組織安排他攻打克山縣。
克山縣是侵華日軍的重要據點,數不清的抗日先輩在這里被侵華日軍殺害,當年,克山縣內流傳一句戲言——“鐵打的滿洲國,模范的克山縣”。
王明貴對侵華日軍恨之入骨,但克山縣是日軍的重要據點,這里的日軍火力充足,強攻并非上策。
王明貴等人經過3個多月的探查和謀劃,決定采用“調虎離山”的計謀,把大量駐守的侵華日軍騙走,然后,再與提前潛伏在克山縣里的同志里應外合,攻破克山縣。
此計看似簡單,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不然,我軍很可能會陷入危險境地之中。
王明貴等將領反復推敲計劃細節,確保萬無一失。
精挑細選負責引誘日軍出城的戰士們,他們不僅作戰本領大,跑得也快。
按照計劃,我軍戰士分成多股小隊,在克山縣周邊頻繁活動,引起侵華日軍的注意,并在幾乎相同的時間內,把大量日軍吸引出城。
隨后,我軍戰士要迅速擺脫日軍的追捕,從另一側返回克山縣。而克山縣城內的抗聯戰士們要在短時間內控制城門等關鍵地點,與返回的戰士協同作戰。
可此時,王明貴發現了一件大事。
侵華日軍當時正在加固克山縣的防御工事,其中有一項是修建護城河。
護城河一旦修好,將會是一道堅固的防御墻,可以有效將敵人攔在城外,即便敵人想要強攻,護城河也能作為進攻駐點,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當然,如果被護城河“保護”的對象變成日軍,而“防御”的對象變成我軍,那情況對于我們而言是極大不利的。
王明貴想了許久,他提出“護城河不能修”,至少不能在抗聯進入克山縣前修好,可要怎么做呢?日軍可不會無故停工。
那時,日軍不舍得讓他們自己人修建護城河,都是抓我們老百姓干苦力。
王明貴給城內潛伏的戰士們下達命令,讓他們團結修建護城河的民工延遲工期,同時,我軍戰士暗中破壞日軍的防御工事,要讓日軍手忙腳亂。
這一仗,我軍打得辛苦,但收獲頗豐,幾十名日偽軍被擊斃,繳獲了上百條長短槍和四門迫機炮,還有約1000人加入了抗聯隊伍。
王明貴讓日軍害怕的原因,除了他作戰勇猛外,還因為王明貴不按套路打仗。
有一次,日軍打到王明貴挖的壕溝前,明明都看到抗聯戰士的軍帽了,可一通炮火打完,卻見到王明貴率軍從煙霧中殺出來,日軍還來不及反應就一命嗚呼了。
原來,王明貴讓戰士們躲在第二道壕溝內,把帽子等物品放在第一道壕溝上吸引日軍,等日軍打完炮彈,他們再殺敵。
王明貴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中都有大功勞。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如此厲害的王明貴將軍是如何惹周總理生氣的呢?
“出格”行為?
周總理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過了好一會兒才讓秘書找王明貴過來。
王明貴以為周總理有什么事情交代,便趕緊過去了。不曾想,周總理板著臉批評了他一頓,讓原本沉浸在戰友重逢喜悅里的王明貴愣了。
那天,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正式訪問我國,王明貴負責組織儀仗隊在機場迎接金日成。
王明貴和金日成曾經同在東北抗聯教導旅,也就是第八十八獨立步兵旅。王明貴是第三營營長,金日成是第一營的營長,兩人曾一同抗擊過侵華日軍,有深厚的革命情誼。
自從金日成回到朝鮮,王明貴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他。
現下,在舉行完迎接儀式后,王明貴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上前一把攬在金日成的脖子上說,“老金,可想死我了”。
金日成再次見到王明貴也很高興,與他閑聊了幾句。
可旁邊的周總理卻生氣了,因為這是一場外交事故。所以,周總理回到辦公室后,便讓秘書叫來了王明貴,批評了他。
周總理對王明貴說,“金日成已經不是當年的營長了,而是國家元首,要注意禮節”。
此時,王明貴也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低頭不語。在后續的接待中,王明貴恪守禮儀,沒有再做出格的行為。
金日成和王明貴是多年老友,他聽說了周總理批評王明貴搭他肩膀的事情,但金日成不好說什么。
直到金日成回國后,他挑了兩大車皮蘋果,千里迢迢送來北京給王明貴,以表兩人的友誼。王明貴也特別高興。
這件事也成為我國和朝鮮友誼的佳話。
參考資料:
[1]新華網 《參加蘇聯衛國戰爭被授章的那些中國人》 20150403
[2]中國新聞網 《抗聯名將王明貴:頭骨留彈片 曾自己刮骨療傷》 20150901
[3]中國新聞網 《日本人眼里的王明貴將軍:用“獰猛”不足以形容》 201201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