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年車展流量大的展臺,無不是新勢力和話題度較高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憑借眼花繚亂的智電化技術,博得觀眾們的眼球。而那些死守油車基本盤,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保守的跨國車企們,卻成為了車展上的最佳“陪襯”。
但是,今年的上海車展,似乎變得不一樣了,那些全球頂尖的跨國車企們,大規模的發布旗下最新的智電化產品,紛紛吹響了智電化反擊。這點,電駒小編在豐田展臺就深有感觸。
車展上的豐田展臺,人頭攢動,各項重磅發布亮點頻現,特別是當豐田全球首發鉑智7一經亮相,便被各觀眾們圍得水泄不通,當時電駒小編為了拍出幾張完整的車照,更是被擠出了“紅溫”。
一個月前,鉑智3X上市首小時訂單量便突破萬輛,其火爆表現仍令市場記憶猶新。而今,豐田攜搭載鴻蒙座艙的鉑智7亮相上海車展,被大家瘋狂圍觀打卡,實力上演什么是未上市先火。
一時間,豐田給人的感覺好像是突然“開竅”,成為了跨國車企中最會造智能電動車的那個。
但是,如果你注意到豐田本次上海車展的幾個細節,你就知道,豐田轉變如此之大?
智能爆款,中國造!
首先,2025年上海車展,豐田以“立全球 更中國”為主題,顧名思義,豐田將進行更中國的本土化戰略。
具體如何做?
第一步,讓中國工程師站上舞臺!
在本次上海,豐田中國總經理李暉在發布會上,專門介紹了四位中國工程師,并且正式向外界宣告:從鉑智3X到鉑智7、從下一代卡羅拉(參數丨圖片)到bZ5,都是由更懂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中國首席工程師(RCE)主導研發。
過去,跨國車企總被人詬病在智電化轉型速度上緩慢,產品技術滯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合資品牌總是用原來的產品設計和定義流程,把全球車拿到中國來賣。
要知道,不管是電動化還是智能化領域,中國都是全球最領先的市場,換言之,中國的新能源車在技術層面是要遠遠領先全球其他市場。把技術落后的全球車拿到中國市場來賣,根本不夠打,也斗不過自主品牌和新勢力。
對此,豐田開出了一副“中國藥方”,它的“根治”思路就是更徹底的現地化,讓前線聽到炮火的人來指揮戰斗,讓更懂中國市場的中國工程師來決定產品定義和研發規劃。
所以,在產品研發和定義方面,豐田做出了徹底的改變,開始在中國市場專門設立RCE體制,由年輕的中國人擔任,全盤負責一款新車的研發和產品定義,根據中國市場潮流和消費需求,為中國消費者設計新車。
以鉑智7為例,這款車不僅是豐田首款搭載鴻蒙座艙的車型,并且同樣配備了采用融合感知方案的全場景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即便是與業內諸多以智能為核心賣點的車型相比,鉑智7的表現也極具競爭力。
這種本土化生態適配,正是豐田RCE體制的產物——中國團隊擁有從研發到產品,從服務到合作的決策主導權,研發周期比日本總部大幅縮短。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豐田RCE制度在中國市場徹底推廣之后,中國的研發不再受制于日本總部的節奏,而能根據本土需求自主創新、快速迭代。豐田的新產品將會更懂中國市場,更懂中國消費者,它的產品力和影響力也會水漲船高,市場競爭力也將大幅提升。
第二步,加大與中國企業合作,把“靈魂”交給中國
過去,很多傳統車企們認為,像智能化這樣的核心技術,一定要緊緊地抓在自己的手里。但是,在豐田看來,在智能化的賽道上,不應該做“孤勇者”,而是要做“共創者”。
如李暉所說,為了實現“共創汽車新未來”這個想法,需要攜手“擁有相同理想與熱情,希望一起改變未來的伙伴”。
于是,我們看到,這幾年,豐田在智能駕駛領域和Momenta、小馬智行展開合作,在智能科技領域攜手華為、騰訊,同時在電動化方面與廣汽、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合作伙伴持續加深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加強智能化和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以及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效率,豐田建立ONE R&D研發體制。將原本分散在中國各地的一汽豐田研發、廣汽豐田研發、比亞迪豐田研發,與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進行整合,構建中國獨立的研發體制,將研發的決策權從日本本土移轉至中國。
通過這一改變,豐田將聯合研發機構母公司一汽、廣汽、比亞迪等,充分發揮豐田研發的整體優勢,以綜合實力推動智電技術的研發升級。
總之,豐田通過“自研+合作”雙輪驅動模式,不僅突破了單一技術路線的局限,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加多樣化的智能化技術方案落地;同時,通過與行業頭部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學習,豐田可以集各家之所長,提升自己的自研水平,將“靈魂”掌控在自己手中。
豐田借助中國市場構建的研發資源和技術優勢,以此立足全球,搶占全球市場的智能化高地,以此鞏固豐田“全球一哥”的地位。而這,正是豐田為何敢喊出“立全球 更中國”的戰略的深層原因。
以安全為底線的智能化哲學
面對智能化浪潮,傳統巨頭們爭先恐后加速革新,豐田非常清醒,什么可以變,什么不可變。
一方面,豐田積極擁抱智能化變革,大膽擁抱中國本土化創新,另一方面,在安全上,卻兼顧保守,甚至為了安全不惜成本。
在車展前的豐田技術空間活動中,豐田汽車副社長、首席技術官中嶋裕樹就強調,安全和安心是豐田第一要務。
以鉑智3X為例,它是少數在純電平臺上搭載雙冗余制動系統(雙重剎車系統)的車型,這意味著在極端狀況下,即使系統失效,仍能保證基本制動功能。除此之外,在用戶同樣關注的電池安全上,豐田采用了超國標電池防護設計。在動力電池的安全保護方面和碰撞安全防護上,豐田不僅僅是參考法律規定的數值,而是以豐田自己的標準進行開發,在一些配置上更有非常多的安全投入。
“我們希望看到,即便豐田車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也不會出現過多問題,并能讓客戶覺得花更多錢買豐田車是值得的。”中嶋裕樹表示,豐田根據車輛行駛數據不斷地對系統和標準進行升級,也會向客戶提供多樣性的產品,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對安全的極致追求。
當豐田在上海車展喊出“立全球 更中國”時,背后是其對行業格局變遷的深刻洞察——中國不僅是豐田全球重要的汽車市場、銷售中心,也將是豐田未來智電化轉型的重要“研發策源地新策源地”、“產品定義中心”。
而基于這種認知升維,豐田在中國本土化戰略突破過去傳統市場適配框架,轉而構建起由中國主導,涵蓋研發、生產到服務的全價值鏈本體化工程,從而深入對接由中國引領的全球汽車產業范式轉移。
豐田的改變,無疑為存在中國汽車市場四十多年的合資模式,帶來了一劑“中國藥方”,以中國智慧,重新改寫合資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