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發文:講述自己的老公被字節裁員。只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結尾霸氣寫出“大不了我養他”。所以,生活在一線城市,如果自己的另一半工作、收入穩定,對于這個家庭來說真的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
現在的工作崗位,只要你不在體制內,沒有所謂的“穩定”一說。所以面對“失業”兩個字,體制外的我們很難逃避。一位粉絲朋友前不久就遭遇了大廠老公失業,家庭經濟危機。她是全職媽媽,雖然兩個月后丈夫又找到了工作,但經歷過老公失業危機,徹底喚醒了這個家的危機意識。
以下來自她的分享。
老話說得好:“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但我家手里的余糧(存款)太少了,經不起一點風浪。老公這次失業,雖然只有短短兩個月,但也讓我們從過去的盲目安逸中驚醒,直面家庭經濟的危機四伏。
老公失業前,我們家年入50萬以上,雖不算多富裕,但也衣食無憂。現在想想,老公工資作為家庭唯一收入源,我們竟沒有一點危機意識,反而徹底陷入了安逸的怪圈。每天的生活就是按部就班,老公上班,我操持家務,照看孩子。日子看似安穩,直到聽到他失業的消息,瞬間跌入谷底。
為什么老公失業,對家庭打擊這么大?去年12月份,我們拿出家里90%的積蓄提前還了房貸,想著能減少利息。誰承想,前腳剛還房貸,后面緊跟著被裁。這下可好,家里剩余的錢再怎么省吃儉用,吃老本的話最多能支撐7個月。孩子上幼兒園和每月還有4900多元的房貸是絕對的固定支出。
后面和老公復盤,發現走到這一步,兩個人都有問題。
首先,老公的問題。
他所工作的崗位比較冷門,并且這兩年互聯網大廠對此崗位的需求也減少了很多。虧他在互聯網圈摸爬滾打5、6年,竟然沒有一點察覺,幾乎是眼睜睜看著自己從小眾走向邊緣。或許他察覺過危機,但由于在舒適圈產生了思維惰性,沒有未雨綢繆。失業后,他發現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竟然找不到相似的工作,無奈只能轉型。只不過轉型的陣痛,只好處于職業低谷期會被無限放大。新工作、新崗位,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薪資反而降低了30%。
面對困境,我們才明白,沒有提前規劃,沒有給自己留后路,只能任由命運擺布。
其次,我的問題。
全職兩年,我發現自己失去了找工作的勇氣。其實去年暑假過完,孩子就送去了幼兒園,那時的我完全可以再進入職場找份工作的。奈何我和老公一樣產生了思維惰性,繼續在家當家庭主婦。并且,全職在家有著大把閑暇時間,竟沒有想過開展副業。身邊的朋友,也是全職媽媽靠副業也賺了不少錢。經常聽她們講,就沒有想過自己付諸行動。
最后,要做出改變。
家庭收入的單一,抗風險能力太差,不能再一心依賴老公的收入。30多歲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單靠老公一人養家的話,一旦他失去工作,家庭經濟瞬間陷入絕境。
痛定思痛,我們要做出改變。老公在新崗位開始了從頭學習,嘗試接觸新興、有前景的領域。而我,也不再是家庭主婦的角色,積極找工作,同時積極探索一些投入小的副業。不管掙多掙少,至少能為家庭經濟添磚加瓦。
總而言之,經歷了老公失業危機,對于家庭既是一次打擊,也是寶貴的契機。它讓我們看清了自身的不足,讓我們明白,只有不斷進取,拓寬視野,增強抗風險能力,才能在未來的風雨中,為自己和家人撐起一片安穩的天空。
作者:佚名。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