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21日開始的一周內,特朗普注定不會好過,當中國網友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貿易戰和已經開始的美菲“背靠背”聯合軍事演習時,卻很少留意到懂王在本周已深陷多重政治漩渦。
隨著其與美聯儲的博弈升級為公開對峙,加之多項政策遭遇司法阻擊,這位以“強人政治”自居的領導人正面臨自今年連任以來最嚴峻的治理危機。
從貨幣政策到移民政策,從國內司法挑戰到國際外交困局,上臺100天的第二次特朗普政府正經歷著全方位的政治壓力測試。
由于在減息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的矛盾在本周達到新高度,雙方的水火不容已經發展到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帖稱:“鮑威爾的離職來得不夠快!”而這已是本月內特朗普第3次公開要求撤換鮑威爾。
但諷刺的是,鮑威爾恰恰是由他本人提名的央行行長:鮑威爾于2017年被特朗普提名,并由前總統喬·拜登繼續留任,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任期將持續到2026年5月,這多出來的一年已經足夠讓特朗普窒息了。
當年還曾經是好哥們
最近老鮑也是絲毫不給特朗普面子,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這個倔老頭對共和黨的關稅政策做出前所未有的警告。
對于特朗普瘋狂針對中國商品加稅的業余行為,老鮑和所有建制派官僚幾乎一致認為,新關稅及其潛在規模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持續性通脹”。
這種和經濟衰退掛鉤的通脹有個特定的稱謂“滯漲”,1970年代出生的美國人可謂對那個滯漲的灰暗時代記憶猶新,因而多年來它也成了美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禁忌。
但是對懂王來說,由于老鮑遲遲不肯同意降息,即將面臨6.5萬億國債壓頂的共和黨政府已經是火燒眉毛,如果再不降息,美國政府快連利息都要還不起了。
因為利息高使得市場上的資金成本保持較高水平,這會導致國債的收益率上升。而高收益率使得投資者更傾向于拋售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以鎖定收益。這種拋售壓力進一步推高了國債收益率,形成了惡性循環。
然而最近卻似乎失控了
在鮑威爾國會作證后的48小時內,道瓊斯指數頓時暴跌1200點,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5%心理關口,創2007年以來新高。
這種股債雙殺的局面,令華爾街開始討論“美聯儲看跌期權”(Fed Put)是否已經失效,即央行不再愿意為拯救市場而調整政策。
說真的,特朗普是真想把老鮑這塊茅坑里的石頭搬開,但根據《聯邦儲備法》第10章規定,總統雖有權罷免美聯儲理事,但必須基于“法定事由”,這通常被解釋為重大失職或違法行為,而非政策分歧。
當然,不僅僅是美聯儲,連法院都忙著給懂王添堵:特朗普政府的法律困境將在本周集中爆發,涉及移民政策、行政權力邊界等多個敏感領域:
首先是一位從里根時代就開始擔任聯邦法官的老資格法官哈維·威爾金森公開向特朗普發難。
懂王:沒想到又沾上了狗屎
這位老兄在裁決書中怒噴政府的行為沒有人性,起因是威爾金森查辦了一起錯誤關押美國公民的案件,在本案中,該合法公民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錯誤關押到薩爾瓦多一所因系統性酷刑和法外處決而臭名昭著的監獄。
威爾金森法官在裁決書里大筆一揮,評價特朗普的國土安全部“系統性地漠視基本人權”,在未履行正當程序的情況下實施跨境羈押:“當行政部門將美國公民隨意投放在外國監獄時,這已不是簡單的政策失誤,而是對憲法精神的徹底背叛。”
說句題外話,特朗普政府的現任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天天濃妝艷抹,人稱“國土安全部的芭比娃娃”,前段時間剛剛出現在被稱為“地獄監獄”的薩爾瓦多監獄,因為公開大秀價值6萬美元的勞力士金表而飽受媒體質疑。
繼國土安全部之后,特朗普任命的另外一位女部長司法部部長帕姆·邦迪也惹上了麻煩。
這一次,來自哥倫比亞特區的聯邦法官詹姆斯·博阿斯伯格發現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故意違反法院禁令,將載有87名委內瑞拉移民的包機秘密轉場至薩爾瓦多。
金發部長在一群五大三粗的漢子中間有些詭異
法官認為這種行為已構成“對司法權威的公然蔑視”,并要求司法部在30天內提交涉嫌違法官員名單,否則將啟動藐視法庭的刑事追責程序。
而且,看起來特朗普在法院系統內得罪的人不少,就在移民政策和法院的沖突到處起火時,懂王對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大規模裁員計劃也被法院叫停。
特朗普似乎對金融保護局的意見由來已久,在他當選之后的2月份就曾告訴記者,該機構就是“過度監管的怪物”,應該被立即解散,至少要從1700名雇員里裁掉90%的人手。
然而這一次法院的判決書指出,總統試圖通過行政命令解雇1200名金融監管人員的做法違反了《多德-弗蘭克法案》關于機構獨立性的法定要求。
在上任100天之際,來自蓋洛普的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第二任期首季支持率定格在45%,較其首個任期的同期數據(41%)僅有微弱提升。
未來?
縱向比較來看,二戰后連任總統首季平均支持率為58%,特朗普成為該群體中唯一跌破50%的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在18-29歲選民群體中其支持率驟降至28%,創下現代總統歷史新低。
經濟領域的矛盾信號加劇了執政困境。雖然4月初公布的美國就業數據顯示非農新增崗位達25.3萬個,但同期消費者信心指數卻下滑至67.5,創2020年疫情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這種宏觀數據與微觀感受的背離,本質上是特朗普積極玩弄數字游戲的惡果,由于關稅政策帶來的物價壓力正在侵蝕家庭購買力,即便名義工資增長,普通美國民眾的實際生活水平仍在下降。
出于對特朗普倒行逆施的不滿,一個被稱為“50501運動”的民間反抗力量也在快速集結,準備發起全國性的反對特朗普行動,該名稱的寓意是“50次抗議、50個州、1次運動”。
從緬因州的龍蝦捕撈船隊懸掛反關稅橫幅,到亞利桑那州農場主駕駛拖拉機封鎖10號州際公路,抗議形式呈現鮮明的地域特色。
50501運動明確反對特朗普的“獨裁”
50501運動的組織者們透露:“我們收到來自83個選區的活動備案,這將是2017年茶黨運動以來最大規模的公民示威運動。”
在外交領域,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關于美國將會從俄烏和談中抽身的表態暴露出特朗普外交承諾的脆弱性。
盡管曾在競選時誓言“24小時內結束戰爭”,最近又鼓吹說“復活節前實現和平”,但現實是美國對俄烏戰爭的調解已陷入僵局。
到現在,盧比奧干脆告訴記者:“我們不會連續數周或數月繼續這項努力。”
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為代表的美國媒體對此諷刺道:特朗普發起了與莫斯科的和平談判,并將俄羅斯2022年的入侵責任歸咎于烏克蘭,然而當俄羅斯大舉加強對烏克蘭進攻的時候,總統的態度卻如同“一只綿羊”。
反正面對澤連斯基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現如今,特朗普面臨的是自70年代尼克松水門事件以來最復雜的治理危機。但與1970年代不同的是,當下危機具有顯著的多維并發特征:貨幣政策獨立性危機、司法權威挑戰、社會共識撕裂、國際信譽流失等多重壓力同時顯現。
政治學家羅伯特·卡根指出:“這不僅僅是某個政策領域的挫折,而是總統治理模式的系統性危機。”
不知不覺間,特朗普的總統威信遭到嚴重打擊:其行政命令遭遇司法否決率已達38%,遠超奧巴馬第二任期的21%和小布什第二任期的17%。
隨著2025財年預算案即將進入國會審議,特朗普政府需要在未來60天內化解多重危機。但現實是,美聯儲的獨立性保衛戰、司法系統的權威維護戰、民間運動的輿情對抗戰,任何單一戰線的失利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一直迷信“贏麻學”的特朗普明明自己沒有任何籌碼,還動不動就對別人搞“極限施壓”想要火中取栗,最后壓垮的大概率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