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四川大學西航港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張鳳瓊工作室圍繞“深耕課堂 研思同行”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教學研討活動。工作室成員通過課堂觀摩、評課議課等方式,共同探索低段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3月18日,周干熙老師執教一年級數學《填數游戲》,以闖關挑戰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理解游戲規則,逐步完成3×3和5×5的填數任務。學生通過有理由地推理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緊接著由何小燕老師展示了一節“20以內數與加法”的專項復習課,教學思路清晰,邏輯嚴謹。通過系統復習,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方法與思維方式,在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解題技巧的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和檢查習慣。
課后,張鳳瓊導師帶領工作室成員共同進行評課研討,工作室成員一致認為,低段教學需充分鼓勵學生表達,確保規則理解透徹。同時強調檢查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習規范的養成。
2025年4月2日 ,高敏老師以“蝸牛跳傘表演”創設童趣情境,引導學生提取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并通過畫一畫、算一算等活動探究“比較數量差異”的方法。課堂凸顯學生主體性,學生在互動評價中深化對減法意義的理解。具象化操作助力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相差多少”的計算。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由表達,課堂生動有趣。
2025年4月9日,開展了工作室學員展示課,由葉靜老師執教《填數游戲》,導師張鳳瓊與工作室成員全程觀摩。本節課以視頻游戲導入,通過“初步嘗試、挑戰升級、回顧交流、變式訓練”四大板塊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掌握填數規則與方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注重生生互動與小組合作,組織學生互相評價、補充,課堂氛圍十分活躍。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工作室學員展示活動,何小燕老師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以”提高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與實踐”為主題的講座分享。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從現狀與問題、教學策略、課堂實踐、家校合作等四方面進行探討如何破解低年級計算教學難題。
本次研討活動以課例為載體,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尤其在推理意識、語言表達及習慣培養方面成效顯著。工作室將繼續深化合作,探索更科學、生動的低段數學教學模式,為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