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楚雄州4月23日召開的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優化政務服務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楚雄州將“民有所盼”和“政有所為”深度融合,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政務服務改革工作的總抓手,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在基層落地見效,讓群眾省心企業舒心。
推進“一門辦”。該院以“1+N”模式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實現負面清單外的政務服務事項和“高效辦成一件事”線下辦事“進一門、找一窗”。
推行“網上辦”。139類電子證照實現一次采集、全網復用,全州網上可辦率和全程網辦率分別達99.79%、97.48%。
推廣“掌上辦”。26個“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實現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跨層級掌上辦事“一鍵直達”。
推動“自助辦”。整合公安、社保等部門332臺自助服務終端,醫保、公積金、不動產等85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自助可辦,實現政務服務由“5×8小時”向“7×24小時”迭代升級。
容缺事項承諾辦。推行“告知承諾+容缺辦理”審批服務模式,公布實施122項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清單和40項容缺受理事項清單,推動3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
異地事項跨域辦。全州157項事項實現“跨省通辦”,667項事項實現“省內通辦”。
政策服務免申辦。組織開展“進企業、送政策”活動,建成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專區,通過中小企業綜合服務數字化平臺向企業推送惠企政策1507條。
政務服務幫代辦。在各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站)建設綠色通道,為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開展陪同辦、優先辦等服務,在楚雄高新區等設立11個政務服務工作站。
常態化開展政務服務“走流程”活動。建立“州級領導全方位走、行管領導分條線走、縣市領導轄區內走、分管領導具體深入走”的聯動機制,發現并整改問題607個。
延伸政務服務社會體驗監督觸角。從經營主體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行業中擇優聘請20名政務服務社會體驗監督員,多維度監督評估政務服務工作。
建立州縣市“局長坐診接訴”聯動機制。州、縣市發改、政務服務、市場監管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就“掛號”預約企業在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等方面的難題進行點對點解答。
記者 閔以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