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放水淹巴基斯坦這事,聽著就跟三國演義里的水淹七軍似的,但細琢磨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關羽當年放水淹的是敵軍大營,現在的印度這一把大水沖的可是巴基斯坦的老百姓,這事辦得缺了大德。
看得出,巴基斯坦完全沒做防備,但印度也不好受,等洪水散去,印度受到的壓力會更大。
印度水淹巴基斯坦
根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的消息,4月26日,印度在未提前通知巴基斯坦的情況下,突然開閘泄洪。
當時印度已經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杰赫勒姆河上游憋了四天水,泄洪后,每秒4500立方米的大水直撲下游巴基斯坦流域。
巴基斯坦那邊正睡覺呢,洪水四小時就漲了一米二,馬格拉地區的水位更是竄到七米多高,五十多個村子說淹就淹了。
旁遮普省三成河道遭了殃,一萬兩千英畝莊稼全泡了湯,兩百萬人喝的水都成了黃泥湯。
河堤眼瞅著要垮,數萬人的性命危在旦夕。
其實這水來的并不突然。早在前四天,兩邊就已經掐起來了。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出了恐襲事件,死了26個印度人。
印度轉頭就咬定是巴基斯坦為恐怖分子提供支持,當天就著手進行報復,不僅關閉了印巴兩國的邊境口岸,切斷了印度河下游巴基斯坦的水源,還驅逐巴基斯坦駐新德里的15名人員。
巴基斯坦農業灌溉所依賴的印度河,上游由印度控制。
早在1960年,雙方就簽訂了《印度河河水條約》,承諾共享印度河河水。
然而4月23日,印度不顧巴基斯坦和國際輿論的反對,關閉印度河閘門,巴基斯坦的農業命脈瞬間被切斷。
不過印度這頓操作也是搬石頭砸自己腳。
關了四天閘門蓄水,結果發現自個兒根本存不住這么多水,逼得他們只能26號半夜緊急泄洪。
于是就出現了前文的一幕。
不過說句公道話,巴基斯坦這次挨淹也不算完全無辜。
他們那點防災準備簡直兒戲,印度上游水壩能憋多少水、什么時候頂不住,這都是基礎課啊!
結果愣是沒算明白,大水臨頭才抓瞎。
要我說巴鐵這水利部長該拎回去重修小學數學,連水量計算都整不明白還當什么官。
現在最棘手的是洪水退后的爛攤子。旁遮普省那些泡爛的莊稼起碼半年緩不過勁,兩百萬人喝臟水鬧出傳染病可不是鬧著玩的。
更別提沖垮的河堤得拿真金白銀去修,這錢最后還不得老百姓掏腰包?
可印度也別高興太早,這把大水放出去容易,收場可就難了。
頭一樁就是國家信譽徹底砸鍋。
1960年那條約就跟擺設似的,往后誰敢跟印度簽協議?現在網上都開始管莫迪叫"國際老賴"了。
第二樁更麻煩,國際法院那頭《國際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約》第七條明明白白寫著不能害人,巴基斯坦真要告上去,印度說不定得背個"反人類罪"的鍋。
要真淹死幾個老百姓,別說國際社會,就是印度國內都得炸鍋。
最要命的是印度這回開壞頭開大了。
今天能用洪水沖巴基斯坦,明天就能給尼泊爾斷水,后天給孟加拉國造洪災。
現在南亞各國都提心吊膽,生怕哪天自家門口也來這么一出"水漫金山"。
說到底這就是當代版的"以鄰為壑"。
老祖宗兩千年前就罵過這種缺德事,沒想到印度政府學得倒快。
現在全球都盯著南亞這場鬧劇,既看巴基斯坦怎么收拾殘局,更看印度怎么應付接下來的爛攤子。
要我說啊,國家之間真要耍流氓,最后吃虧的永遠是老百姓。
印度這洪水放的不只是水,更是往自家門口埋了顆定時炸彈,早晚要炸得他們哭爹喊娘。
中方重要表態
不過這場鬧劇里最清醒的還是中國。
從4月22日雙方鬧起來開始,中國就反復強調"保持克制"。
等到27日印度放大水之后,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半夜給王毅外長打電話求支招。
王毅外長說得明白:"作為鐵桿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關切,支持巴方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
這話聽起來軟,實則分量十足。
中方支持巴基斯坦不假,但后面緊跟著就說"希望雙方保持克制,推動事態降溫",這里頭的門道可就深了。
中國的態度擺得明明白白,我們支持巴鐵兄弟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但絕對不鼓勵動刀動槍。
這就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現在的中國在國際上什么地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東亞說句話連美國都得仔細聽。
王毅外長這表態既是給巴基斯坦吃定心丸,更是亮給印度看的紅燈:差不多得了,別鬧到沒法收場。
說到這兒就看出中國的智慧了。國際糾紛最怕的就是上頭硬剛,中國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是"求同存異"。
這話聽著像外交辭令,實際上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
印度和巴基斯坦現在就像是兩個掐架的小孩,中國這個"街道辦主任"上來先各打五十大板,巴鐵你別還手,阿三你趕緊消停。
其實暗地里給兩邊都遞臺階:巴方受災中國可以幫忙善后,印方捅婁子中國也能幫著說項。
看看這次事件里中國的操作多講究分寸。既不說重話刺激印度,又讓巴基斯坦感到有靠山。
國際社會眼巴巴等著看中國怎么表態,結果王毅外長說了三句話八個字就控住全場。
這就是大國外交的分量,不像某些國家動不動喊打喊殺,我們是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解決問題靠的是腦子不是槍桿子。
中國這次發聲最有意思的是"壓艙石"效果。現在南亞局勢就跟飄在海上的船似的,稍微來點風浪就要翻。
中國說話就是往船艙里放塊大石頭,誰都不敢亂晃,印度再瘋也不敢在東邊搞事情,巴基斯坦再氣也知道背后有大哥撐著。這種微妙平衡才是地區和平的關鍵,比什么軍事同盟靠譜多了。
說到底,中國能當這個和事佬,靠的是幾十年如一日攢下的信用值。
中國說不干涉內政,就真讓東盟十國自己處理南海問題;說共建一帶一路,錢和技術就真往發展中國家送。
這次勸架印度和巴基斯坦,說的每句話都落在國際法的框框里,既講道義又講規矩,這才是真讓各國信服的底氣。
現在全世界都盯著南亞這塊地方。印度要再敢耍橫,別說聯合國要出手,就是南亞這些小國都能組團抗議。巴基斯坦雖然吃了眼前虧,但得道多助的國際輿論站在他們這邊。
洪水總會退去,但國家關系的裂痕需要更多人用心修補。中國這次表態就像暴雨后的太陽,既曬干洪水也驅散陰霾,這手棋下得實在漂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