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澤連斯基和特朗普又鬧掰了!
綜合環球網等媒體信息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怒斥澤連斯基,稱是澤連斯基的“煽動性言論導致戰爭難以平息”。
他還進一步對澤連斯基發出了“亡國威脅”,稱澤連斯基如果不接受和平談判,那么再戰三年就會亡國。
特朗普這次憤怒的源頭,是其提出的“和平計劃”2.0版本中提及的“割讓領土”一事,遭到了澤連斯基的堅定拒絕。
美國的這份“和平計劃”2.0條款,要求澤連斯基對俄羅斯作出重大讓步,包括但不限于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的領土,還要默認俄羅斯對烏東四州的控制,以此來換取和平。
特朗普甚至還公開表示,克里米亞在奧巴馬時期就丟了,烏克蘭現在糾結這個事情沒有意義,不如拿來換個和平。
顯而易見,為了盡快結束這場沖突,實現更大的利益,美國毫不猶豫的就把烏克蘭給賣了。
只是讓特朗普沒想到的是,澤連斯基這次選擇正面硬剛,明確表示領土問題沒得談。
正是因為澤連斯基的“不聽話”,讓特朗普怒不可遏,也導致兩人的關系再度遏華。
這次摩擦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原定于在倫敦舉行的美英法德四國與烏克蘭的高層會談,因為美國的憤怒直接推遲了。
至于什么時候再開,大概得看澤連斯基什么時候能“哄好”特朗普。
這場被推遲的會議不僅撕開了西方陣營的裂痕,更暴露出烏克蘭不過是美俄談判桌上的籌碼置換游戲的現實。
同時也說明美國在內憂外患的境地下,已經無暇顧及俄烏沖突了,沒有精力在這上面分散太多時間,所以使出最后的招數能在俄烏停火中撈一把。
不得不說,為了讓俄烏沖突盡快結束,美國可是什么招數都用上了:用撤出談判桌制造恐慌,以軍事援助為要挾,逼迫基輔接受莫斯科開出的價碼。
美國的行為就是只給澤連斯基留兩個選擇,要么妥協簽字實現和平,要么烏克蘭陷入絕境亡國。
而這一施壓也已經折射到了前線戰場上,美國大力削減對烏軍援,烏克蘭甚至現在連俄軍的導彈都攔不了幾顆了;
反觀俄軍,生產線三班倒,每天都有幾千架無人機運往前線,坦克、裝甲車等更是落不下。
這樣的對峙局勢,烏克蘭怎么打?
但即便如此,澤連斯基都堅定表示,克里米亞必須是烏克蘭的,沒得談。
他這是突然想通了嗎?其實也不是。
在領土問題上,澤連斯基其實一直都挺強硬的,主要是因為兩個因素:
其一,特朗普的條件實在過于苛刻,其拋出的"停火2.0方案"不管是要求烏克蘭割讓領土,還是要歐盟駐軍烏克蘭,都絲毫不考慮烏克蘭利益。
就相當于是用基輔政權合法性的崩塌,換取華盛頓抽身泥潭的臺階。
其二,烏克蘭憲法明確規定,烏克蘭任何領土要變更,都必須經過全民公投。
也就是說,如果澤連斯基擅自接受美國方案,割讓了領土,那恐怕澤連斯基面臨的就是彈劾或者政變,他這個位子也就坐不住了。
整個局面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美國的停火方案是在逼澤連斯基“政治自殺”。
這種困境恰如阿富汗前總統加尼的翻版——當年美軍撤離前,加尼同樣被要求在"體面下臺"與"玉石俱焚"間做出選擇。
眼看已經無路可走,澤連斯基開始喊話普京:愿意以“任何形式”與俄談判,只要能達成停火。
而與此同時,普京也在公開場合放出風聲,提議與烏克蘭舉行會談。
甚至還有消息稱,普京愿意放棄全部占領烏東四地的目標,以推動停火的實現。
如果屬實,那這也是普京沖突以來首次在該目標上松口。
外界將此解讀為,這是兩人自開戰以來,首次罕見的“一拍即合”。
確實兩人能同時說到一塊不容易,但這并不意味著和平的實現是很簡單的一件事。
畢竟,還有克里米亞領土問題現在仍是兩國真正的“絆腳石”,而且烏克蘭必須放棄入約、境內不得存在西方軍事基地等仍是普京的談判前提。
這場談判鬧劇撕下了美國"國際秩序維護者"的假面。
從阿富汗倉促撤軍到烏克蘭"割地提案",華盛頓的實用主義外交展現得淋漓盡致。
美國現在的所有言論和行為,實則都是拋棄盟友的標準操作流程——如今基輔的防空警報在為美國霸權敲響喪鐘。
沒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當烏克蘭的國土淪為地緣棋盤,基輔的決策者們終將明白,依賴他國安全承諾猶如飲鴆止渴。
在國際政治的叢林里,弱國永遠是大國交易的注腳。
從喀布爾到基輔,從西貢到的黎波里,被拋棄的盟友名單仍在延續,而華盛頓的決策者們,早已開始書寫下一個犧牲品的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