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 陳毅與華中領導人曾有過什么矛盾?
2. 陳毅:神化毛主席的人都居心叵測
“我是心所謂危,不敢不言。我垂涕而道:這個作風不改,危險得很!……
嚴重到大家不寫文章,嚴重到大家不講話,嚴重到大家只能講好,這不是好的兆頭。將來只能養成一片頌揚之聲,危險得很呵!”
——陳毅
陳毅與華中領導人曾有過什么矛盾?
作者:帥克
關于1946年10月15日毛澤東主席在給陳毅等人的電報中,明確要求“陳毅等六人必須團結協和”,“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坊間總是有各種不同的揣測和解讀。
為深化這一問題研究,厘清到底是怎么個不團結協和,帥克主要從三個方面作一解讀分析:
①到底是誰與誰之間不團結協和?
②到底是因為什么導致不團結協和?
③到底是怎么解決的不團結協和?
供軍史研究者和愛好者們參考和指正。
左起:饒漱石、陳毅、譚震林、劉瑞龍、粟裕
第一,到底是誰與誰之間不團結協和?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毛澤東主席在這封電報中,明確指出的不團結協和的是哪六人呢?他們分別是:
華東局副書記、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山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華中分局常委、華中軍區司令員張鼎丞,華中分局書記、華中軍區政委鄧子恢,華中分局常委、組織部長曾山,華中分局常委、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兼華中野戰軍司令粟裕,華中分局副書記、華中軍區副政委兼華中野戰軍政委譚震林。
透過這六人名單,我們不難發現,除陳毅是山東野戰軍的,另外五個人都是華中軍區的。
那么這個不夠團結協和也便涇渭分明,主要就是陳毅與華中軍區的那五個人之間的不團結協和問題。
實際上陳毅與另外五人的這種不團結協和,早在一年前就埋下了伏筆。主要就是1945年12月關于打高郵和隴海路戰役時,雙方意見不統一。
戰后張鼎丞、鄧子恢等人便給中央軍委上過電報,明確表示對陳毅的一些決策,包括王必成縱隊的使用等問題表達了不滿。
而解放戰爭開打以來,關于用兵方向、用兵重點等問題的爭執,更是使陳毅與另五人之間的這種不團結協和進一步發展,以致于到了偉人專門就六人之間的團結協和問題提出明確要求。
第二,到底是因為什么導致不團結協和?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陳毅與張鼎丞、鄧子恢等五人的不團結協和,主要是因為工作上的事,并不是什么個人之間的矛盾問題。除上面說的打高郵和隴海路戰役意見不統一外,這次主要是因為三個方面的問題導致這種不團結協和有所加劇。
一是關于打蘇中戰役問題。
陳毅主張華中野戰軍開到淮南實行外線出擊,而以華中軍區的粟裕等人為首則堅持實施內線殲敵。特別是在關于淮南五旅是否東調參加蘇中戰役問題上,雙方各不相讓,各執一詞,爭得很是激烈。
二是關于打泗縣問題。
當陳毅和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宋時輪等人決定打泗縣時,抗戰時便在淮北工作多年,對泗縣守敵桂系第七軍部隊的戰斗力比較了解的鄧子恢等人,便建議陳毅不要打泗縣。
結果陳毅和宋時輪堅持打。
最終泗縣打得很不理想,山野主力八師傷亡慘重,導致士氣極為低落。
三是關于兩淮失陷問題。
張鼎丞、鄧子恢等人認為,陳毅在淮北被敵人拖住,空與敵人周旋,做了不少無用功。關鍵是山野數萬人被敵人的佯動所迷惑,讓張靈甫的整編第74師鉆了空子突襲兩淮。
面對兩淮極為嚴重的戰局,華中方面的幾個領導人認為陳毅支援不積極,致使喪失戰機,最終導致兩淮失陷。
泗縣、兩淮失利,把華中軍區的幾位領導人對陳毅的不滿推向了極致。戰后鄧子恢、張鼎丞、曾山三位中央委員一級的大佬,聯名給中央上了一封秘密電報,這樣直白地表示:
“我們對陳此部署決不同意,對陳這幾個月在華中指揮亦深表不滿”,“我們曾兩電建議不應攻泗(縣),陳決心不變,又不親自指揮,而把如此重任給宋(時輪)一人主持,結果8師、9縱損失甚重,情緒降低”,“這些連續的失利完全是由于陳對用兵開玩笑所致。否則,不僅淮陰可保,且可殲滅敵人,改變戰局”。
盡管黨內主張批評與自我批評,允許表達不同意見,但鄧子恢、張鼎丞、曾山作為中央委員一級的大佬,竟聯名向中央給陳毅提這樣嚴重的意見。可想而知,他們之間的團結協和問題已經到了多么嚴重的地步。
第三,到底是怎么解決的不團結協和?
一是靠中央從組織層面上對幾個人提出明確要求來解決團結協和問題。
針對陳毅與鄧子恢、張鼎丞等五人不團結協和問題,毛澤東主席在1946年10月15日的那封著名的電報中明確指示:
“陳、張、鄧、曾、粟、譚團結協和極為必要。在陳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你們六人經常在一起,以免往返電商貽誤戎機),戰役指揮交粟負責”。
六個人不和,且這六個人中有五個是中央委員、一個是候補委員。那時候中央總共才有七十多個委員和候補委員。關鍵是這個不團結協和勢必影響整個華東戰略區的工作和打仗問題。因此,毛澤東主席索性在電報中直接點名、直接提要求。這對六人必須保持團結協和無疑是一個剛性的約束。
陳毅 粟裕
二是靠陳毅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真誠氣魄做檢討來解決團結協和問題。
既然不團結協和主要是五人針對陳毅一人,因此,陳毅的態度如何,對六人團結協和問題顯然影響最大。
于是,我們看到,陳毅以他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真誠、胸襟和氣度,首先帶頭進行自我檢討。
他甚至還親自給泗縣傷亡慘重的八師寫了一封信,主動承擔責任,積極鼓勵士氣。這為八師很快滿血復活,重新投入到宿北大戰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我們說,陳毅與鄧子恢等五人,主要是因為內外線作戰、用兵重點、指揮打仗等工作上產生的分歧和矛盾。而陳毅又是這五人的老領導,以他的主動檢討和放低姿態,這對五人的影響程度可想而知。所以,陳毅的做法絕對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人行為,為六人恢復團結協和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靠兩個野戰軍合并形成一個戰略拳頭來解決團結協和問題。
華中野戰軍的部隊主要是新四軍出身的部隊,山東野戰軍的部隊既有原新四軍部隊也有原八路軍部隊。盡管從指揮建制上講,華中野戰軍受陳毅節制,但兩個野戰軍畢竟各自遂行獨立的戰略任務,有一個相對的獨立性,這就勢必有個從各自野戰軍角度出發和站位的問題。而兩個野戰軍一旦合兵,則勢必擰成一股繩,形成一個戰略拳頭。
最主要的是,陳毅與另外五人全都是新四軍出身,陳毅長期擔任他們這些人的老領導,彼此都知根知底。有矛盾意見是正常的,只要坦然面對沒有什么不好解決的。而戰略性的合兵成為真正的一家,這本身便為解決六人之間的團結協和問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陳毅 張茜
四是靠“戰役指揮交粟負責”以打勝仗的實踐來解決團結協和問題。
戰爭年代,有了矛盾問題和團結協和問題,打勝仗往往是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因為打仗是主責主業主線,這個綱一旦拎起來,其他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我們看, 陳毅與鄧子恢等五人不團結協和,歸根結底便是因仗打得不好而起爭執。所以,毛澤東主席這次明確“戰役指揮交粟負責”,無疑抓住了六人不團結協和的綱。
為了使“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得到更好的落實,毛澤東主席甚至在宿北戰役的籌劃上,別人的戰役計劃方案他一概不理,兩次特別明確要求“屆時請粟提出計劃電告”,“望粟即日北返,部署宿沭作戰”。
自此之后,我們看到“在陳統一領導下,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后,迎來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等一個個大勝。我們看到的是華野六人不團結協和問題也通過這一個個大勝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陳毅:神化毛主席的人都居心叵測
來源:人民網
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講了《史記》中的若干篇章,陳毅又敢講話了。
20世紀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左”的思潮在中國大地不斷蔓延,運動一個接著一個,還搞起了脫離實際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
陳毅的頭腦也一度發熱膨脹,跟著說了一些冒進的話。但當外交部院子里也筑起了小高爐冒煙煉鐵的時候,他的頭腦很快清醒起來。外交部不辦外交,都去煉廢鐵;誰也不講科學了,科學家被恥笑為不如泥腿子的“愚蠢”……陳毅實在看不下去,嘴也憋不住了。
1961年3月22日,在中南海紫光閣,由陳毅建議召開的戲曲編導工作座談會上,他出語驚人:
“我看到有些文章把古人罵得一塌糊涂,把李清照完全否定了。
李清照當然有她的局限性,她不可能超過那個時代去解決問題。……
有篇文章講陶淵明,為什么當時不去和九江、鄱陽湖的起義軍結合,卻坐在那里喝酒,因此認為陶淵明的詩一無是處。……
不僅歷史上的人物都有缺點,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也都有缺點。毛主席從來沒講過他沒有缺點。”
陳毅仍然心直口快地表述著:
“我們今天不要把毛主席神化。凡是把毛主席神化的人是別有用意的。……
今天,在農業方面,有人想很快就跳到共產主義,刮共產風,犯了錯誤……
就是毛主席也不能超過今天的時代去解決問題,否則就要犯錯誤。”
許多聽講的人為陳毅的唱反調捏了一把汗。
好在毛澤東也覺察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中的某些問題,在七千人大會上做了自我批評。毛澤東在講話中多次引用了《史記》中的故事。他說:
司馬遷說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
這幾句話當中,所謂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春秋,究竟有無其事,近人已有懷疑,我們可以不去理它,讓專門家去解決吧,但是司馬遷是相信有其事的。文王拘,仲尼厄,則確有其事。
司馬遷講的這些事情,除左丘失明一例以外,都是指當時上級領導者對他們作了錯誤處理的。我們過去也錯誤地處理過一些干部,對這些人不論是全部處理錯了的,或者是部分處理錯了的,都應當按照具體情況,加以甄別和平反。
但是,一般地說,這種錯誤處理,讓他們下降,或者調動工作,對他們的革命意志總是一種鍛煉,而且可以從人民群眾中吸取許多新知識。
我在這里申明,我不是提倡對干部、對同志、對任何人,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做出錯誤處理,像古代人拘文王,厄孔子,放逐屈原,去掉孫臏的膝蓋骨那樣。
我不是提倡這樣做,而是反對這樣做的。我是說,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總是有這樣處理錯誤的事實。在階級社會,這樣的事實多得很。
從前有個項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愛聽別人的不同意見。他那里有個范增,給他出過些主意,可是項羽不聽范增的話。
另外一個人叫劉邦,就是漢高祖,他比較能夠采取各種不同的意見。
有個知識分子名叫酈食其,去見劉邦。初一報,說是讀書人,孔夫子這一派的。回答說,現在軍事時期,不見儒生。
這個酈食其就發了火,他向管門房的人說,你給我滾進去報告,老子是高陽酒徒,不是儒生。
管門房的人進去照樣報告了一篇。好,請。請了進去,劉邦正在洗腳,連忙起來歡迎。
酈食其因為劉邦不見儒生的事,心中還有火,批評了劉邦一頓。他說,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為什么輕視長者!
這時候,酈食其已經60多歲了,劉邦比他年輕,所以他自稱長者。
劉邦一聽,向他道歉,立即采納了酈食其奪取陳留縣的意見。
此事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我們現在有些第一書記,連封建時代的劉邦都不如,倒有點像項羽。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臺的。
不是有一出戲叫《霸王別姬》嗎?這些同志如果總是不改,難免有一天要“別姬”就是了。
毛澤東、周恩來、陳云在七千人大會上
毛澤東所引用的這兩則歷史,雖然不是針對陳毅一人而言,而的確是針對黨內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很普遍的一種傾向,就是黨內缺乏民主,不敢講真話。毛澤東所引的兩則史話給陳毅留下了深刻印象。
陳毅認為他的所作所為符合毛澤東的思想。他在廣州會議上的講話鮮明地引用了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話:
“你們要相信過去三年有時候我們是做蠢事呀!我們是很蠢的呀!”
1962年3月2日,全國科學家座談會和全國話劇、歌劇、兒童劇創作座談會同時在廣州召開。小組會上,科學家、劇作家傾訴了幾年來遭受“左”傾思潮迫害的痛苦;被“拔白旗”點名批判,乃至開除黨籍遣送勞改的人數,竟占了與會代表的大部分!
陳毅聽了又驚又怒,他在會上大聲疾呼:
“10年8年還不能考驗一個人,10年8年12年還不能鑒別一個人,共產黨也太沒有眼光了!……
今天我們團結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科學家是我們的國寶!真正有幾個能替我們解決問題的人,一個抵幾百個!
愚昧是個很大的敵人。帝國主義是個敵人,封建勢力是個敵人,愚昧——幾萬萬人沒有知識、沒有科學知識,也是很大的敵人。”
陳毅講話還更深一層觸及矛盾的實質,那就是某些黨政領導干部缺乏民主作風。陳毅認識到問題很嚴重,很危險。他說:
“我是心所謂危,不敢不言。我垂涕而道:這個作風不改,危險得很!……
嚴重到大家不寫文章,嚴重到大家不講話,嚴重到大家只能講好,這不是好的兆頭。將來只能養成一片頌揚之聲,危險得很呵!”
關于領導作風和領導方法的問題,陳毅在這次講話中說到了“無為而治”。這四個字后來成了陳毅的一大罪狀。
其實,他在講話中道出了他很早就受到毛澤東啟迪的心聲:
“在井岡山的時候,一個戰斗的布置,我們大家參加,軍事指揮員:軍長、師長、團長,有時營長、連長都參加,我們(黨代表)也參加。
戰斗一發生了,毛主席就說:
‘我們走,你跟我來。讓他們(軍事指揮員)去指揮。我們在那里很麻煩,弄得指揮員很難下決心。
你在那里,他要征求你同意,不征求你同意,獨斷專行,將來要受批評,打了敗仗,說他目無黨代表。
要征求你的同意呢,商量來商量去,喪失時機。
讓他一個人在那里,當機立斷,馬上就進攻,或者是撤退,或者迂回,或者把預備力使用上去。避免多頭指揮。
實際上我們也沒有實際作戰的指揮經驗,我們只抓作戰計劃,定下來就行了,以后就讓他們有經驗的人去搞。’
——唉,我很長知識呵! 因為我這個人,恰恰就是什么都要干涉,也是仿佛有那么個 精神: 把革命的一切都要包辦完的。
很多指揮員最惱火我,經毛主席這么一搞,把我這腦筋就搞得通了一點,以后我就好辦了。 所以有很多事情,看來是可以無為而治的。 ”……
陳毅這篇講話的主要內容,是在改善黨對科學文藝、對知識分子的領導。在當時那種“左”的思潮占上風的年代,能聽到這樣的講話,知識分子無不歡欣鼓舞。據當年的記錄稿注明,在陳毅這篇三萬余言的講話中,會場里響起60多次掌聲和笑聲。
陳毅 張茜
但是,也有人對陳毅的講話不滿意。據說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下了指示,不許傳達陳毅的講話。
也有人說,要不是看見文件上寫明陳毅,還以為是“右派分子”的講話呢!
但陳毅心中有數,陳毅明白地對人說:
“我參加了中央七千人的擴大會,聽了毛主席講的那些歷史典故很受啟發,我才敢講。”
加主編微信TZBB668,備注進群,可進大觀粉絲群(本群為邀請制,謝絕空降)
注:除本平臺聲明的原創外,其它內容源于網絡或它方投稿,旨在供讀者多種文化視角的探討與解讀,并不代表“新大觀”的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后臺留言,將第一時間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