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龐玲玲)4月27 日,記者從陜西省教育廳了解到,為進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為,嚴肅查處招生入學環節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減輕學生及家長的教育焦慮,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陜西省部署開展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
堅持“免試就近” 因身體原因延緩入學需申請批準
通知明確,凡當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少年,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區)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落實“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
全面落實“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推動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通過增加公辦學校招生計劃、加大公辦學位供給力度、推進優質公辦學校挖潛擴容等方式,不斷提高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對于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方式入學就讀。
實行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的地方,要制定積分規則,確保符合《居住證暫行條例》規定條件的隨遷子女能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義務教育資源充足的非人口集中流入地區要實現隨遷子女僅憑居住證入學,取消附加或限制條件。
保障特殊群體接受義務教育 制定多孩子女政策不得含“自由擇校”內容
落細特殊群體支持措施,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立足實際、依法依規落實好教育優待政策。
對本地區多孩子女義務教育入學,堅持自愿申請、公平公開、就近就便原則,制定長幼隨學政策,但不得含有在市、縣范圍自由擇校的內容。
公辦學校實行單校或多校劃片 小升初對口直升招生
通知要求各市、縣(區)要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常住人口學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加強生源分布情況分析,根據適齡兒童人數、學校分布和規模、行政區劃、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原則劃定學區范圍。根據區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等情況,公辦學校可實行單校或多校劃片、小升初對口直升招生。實施多校劃片和對口直升的,應提前向社會公布相關政策要求。學區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對學齡人口變化較大或有新建撤并學校等情況,應在廣泛征求意見、綜合研判分析、科學評估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學區范圍,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嚴禁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
不得通過文化課考試、測試等方式選拔學生,不得收取學生個人簡歷或視頻音頻等個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學科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錄取依據。入學后實行均衡編班,不得設立或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嚴禁以“校園開放日”等名義進行違規招生宣傳或考察學生、家長。
嚴禁以集團化聯合體等名義進行招生
公辦小學一般采取登記方式入學,公辦初中一般采取登記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學區內公辦學校登記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或學校實際辦學承載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確的規則錄取,未錄取的學生需在相鄰片區就近協調安排入學。集團化辦學學校、高校與科研機構附屬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循屬地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嚴禁以集團化、聯合體等名義進行招生,集團化、聯合體內各學校招生后學生不得跨校流動。
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招生錄取 民辦學校報名數超計劃數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堅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同步錄取。民辦學校在審批區域內招生,納入審批機關所在地統一管理,優先滿足學校所在縣(區)學生入學需求,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在有關部門監督下,實行電腦隨機錄取。對2024年出現超計劃招生、超范圍招生、與公辦學校混合招生、以借讀掛靠等名義變相違規招生、違規收費等問題的民辦學校,要依法依規核減招生計劃。
嚴格管控特定類型招生。各類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以及外語、體育、藝術等特定類型招生全面實行市級初審、省級審核制度;從嚴控制學校數量、招生規模、招生范圍。經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要提前向社會公示報名條件、招生流程、考察方式、培養方案等,錄取工作完成后要按照有關要求在規定范圍內公示錄取結果。全面清理未經省級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各市、縣(區)不得自行批準學校開展特定類型招生。
外語、體育、藝術類項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開展語言、體育、藝術方面的興趣潛質素養考察,不能開展其他文化科目測試,小學入學不得開設此類招生項目。青少年足球、籃球、排球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地區和學校嚴格按照規定招生。數學、科技類等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堅持不掐尖、重培養,原則上不得與小學、初中招生入學掛鉤,嚴禁隨意突破招生范圍。
學生學籍嚴格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
嚴格執行學籍管理規定,充分利用電子學籍管理系統加強日常監管,嚴格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強化新生學籍建立工作各環節審核。確保學籍注冊與招生錄取、實際就讀一致,嚴禁出現空掛學籍、違規建立學籍、無本校學籍實際就讀等行為。
實現入學報名材料審核錄取“線上一網通辦”
落實“教育入學一件事”。以數字化賦能招生入學工作,各市、縣(區)要制定本地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指引,優化入學流程、精簡證明材料,通過陜西“教育入學一件事”,推進區域內戶籍、居住證、房產、社保、學籍等入學相關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實現報名、材料審核、錄取“線上一網通辦”。要設立線下報名服務站,提升服務水平,提前明確入學需要提交的材料內容和具體要求,為線上報名有困難的群眾提供指導和服務,實現一個清單告知、一套表格填寫、一個場所提交,推進“線下只進一門”。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