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王子鋒
近日,記者跟隨最高人民檢察院“高質量發展中國行·新媒體走基層看檢察”采訪團來到安徽亳州,探究安徽檢察機關如何通過公益訴訟,為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保駕護航。
鏟除“李鬼” 為道地藥材正名
亳州盛產的“亳白芍”“亳菊”于2013年、2022年先后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中,“亳白芍”還是安徽四大名藥之一。
正因名氣過大,電商平臺上頻繁出現冒用“亳白芍”“亳菊”名號售賣“李鬼”的情況,給“李逵”帶來了品質低劣、功效差、價格水分多等負面評價。
為更好保護知名中藥材的知識產權,2024年初,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檢察院部署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檢察院在2024年3月立案調查后,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制發檢察建議。
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詹路明介紹,譙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接到檢察建議后,立即對涉案企業進行處理處罰,并推動2家本地企業申報批準使用“亳白芍”“亳菊”地理標志。
譙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亳白芍種植基地調查情況。人民網記者 王子鋒攝
此外,譙城區人民檢察院還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中藥材協會聯合出臺《關于加強“亳白芍”“亳菊”地理標志協同保護的若干意見》,以鏟除“李鬼”的滋生土壤。
檢察機關牽頭凝聚起各方共識,在當地形成了一個保護道地藥材的強大“盾牌”。
讓花戲樓的風鈴聲經久不衰
清風拂過,位于亳州北關歷史街區的花戲樓景區里傳來陣陣清脆的風鈴聲。
“聲音來自于花戲樓‘三絕’之一的鐵旗桿。風力達到三級以上時,鐵旗桿上的幾層小風鈴就會叮咚作響,十分悅耳?!本皡^講解員邊走邊講述著花戲樓的文化歷史。
花戲樓門前一對距今300多歲的鐵旗桿。人民網記者 王子鋒攝
如今,景區環境優美,古跡寫滿了歷史。但幾年前的花戲樓卻是另一番景象——墻體開裂傾斜、磚雕木雕腐蝕、彩繪脫色。
“調查發現這些問題后,我們向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文物保護監督管理職責?!辟裰菔腥嗣駲z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陳乾宇介紹,在檢察機關的協助下,文旅部門爭取到相關資金,并由安徽省人民檢察院協調省文旅廳指派4名文保專家、3家古建公司對花戲樓彩繪修復和墻體修繕等進行設計、指導。
古跡本身的問題得到解決,但周邊環境的消防安全隱患問題依然存在——景區與花戲樓居民小區僅有一街之隔,近年來小區及周邊發生過多起火災事故。
為此,譙城區人民檢察院在2023年8月向花戲樓街道辦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街道辦依法履行對花戲樓居民小區的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消除影響亳州北關歷史街區整體安全的消防安全隱患。
2023年12月,因檢察建議回復期滿后問題并未得到解決,亳州市譙城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訴請花戲樓街道辦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加強花戲樓小區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安全隱患。
該訴訟得到譙城區人民法院的判決支持后,亳州北關歷史街區歷經近半年整改,消防安全問題終于得以解決。
“這一案件不僅保護了歷史文化古跡,更通過‘訴’的方式體現了公益訴訟的必要性和社會價值?!闭猜访髡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