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戚金城)當鏟屎官為了“貓主子”的健康精挑細選進口貓糧時,誰能想到高價購買的“正品”竟是散裝糧、過期糧的“混裝盲盒”?記者近日從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該院依法提起公訴,法院對一起涉案360余萬元的假冒注冊商標案作出判決,6名被告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去年4月,深圳一名寵物主人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袋“某國際知名品牌貓糧”。然而,家里的貓咪食用后不久,便出現反胃、吐苦水等異常癥狀。寵物主人隨即報警。貓咪的“差評”,竟牽扯出一條隱秘的造假產業鏈。
深圳警方調查發現,主犯羅某某與同伙自2023年起搭建生產線,雇用數名員工將廉價的散裝貓糧、過期貓糧摻入少量正品,再裝入高仿包裝袋,貼上假冒防偽標簽、中文翻譯貼紙后,通過電商平臺以“正品”名義進行銷售。更“專業”的是,為逃避監管,該團伙還頻繁更換網店名稱,讓消費者難辨真假。截至案發,該團伙的銷售額達360余萬元。
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審查發現,涉案商標系外國某企業在中國合法注冊的商標,大量假冒貓糧流入市場,在侵犯消費者權益、威脅寵物健康的同時,也侵害了外國品牌方的知識產權。去年10月,南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對羅某某等6人提起公訴。法院審理認為,6名被告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